角度的选择与运用——探讨摄影中的垂直角度空间关系。
拍摄笔记分享。
接下来的课堂,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角度的重要性。角度可以分为俯仰、平斜和正背侧七个方面。在这七个角度中,我们可以将俯仰和平斜归为垂直角度类别,它们主要影响着摄像机与人物之间的相对高度关系。而正背侧的角度则是水平角度,影响着人物在画面中的视觉呈现方向。
一、关于垂直角度中的俯仰
俯仰这两个角度在实际拍摄中起到的是相互对立的作年用。重要的是要明白,当我们讨论俯拍或仰拍时,我们并不是在决定观众的注意力焦点,而是镜头所选择的角度。这种角度的切换让我们既可以观察空间,也可以关注人物。
俯拍的角度常常呈现出现实和客观的视角,尤其当我们需要展现地域环境或地貌时,俯拍往往成为最佳选择。例如,在电影《卧虎藏龙》中,一个竹林打斗的场景就采用了俯拍来展示整个竹林的风貌。
二、仰拍的特色与应用
仰拍则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特别是在空间的表现上。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仰拍都能创造出一种特殊的氛围。在室外,当背景中的建筑物或空间主体遮挡住天空时,这种仰拍会带来一种感,从而突出整体的空间环境。
比如在电影《灵异第六感》中,后景的建筑物遮挡住天空,给人一种整体过来的感觉。而在陈可辛的《三更之回家》中,两旁的建筑物遮挡住天空后,关系带来的空间感被特别强调。
三、关于拍摄外景时的角度选择
当拍摄外景时,俯拍和仰拍的选择与地平线的关系密切。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决定了我们是采用俯拍还是仰拍。在俯拍时,地平线通常位于画面的上方或从上方出画,主要展现地面上的景象。而仰拍时,地平线则位于画面的下方或从下方出画,画面内容多为天空或被建筑物遮挡的天空。
例如,在张艺谋的《红高粱》中,虽然从人物角度来看似乎是一种平拍,但实际上整个画面都展现地面景象,且地平线位于画面上方,实际上这是一种俯拍的表现手法。
课堂小结:垂直角度在拍摄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人物还是空间的表现,合适的角度都能为作品增添独特的视觉效果。垂直角度包括俯、仰、斜、平等多种选择(主要指摄像机与人物之间的相对高度关系)。俯视能展现现实、客观的场景;而仰视则带有夸张、强调的意味。重要的是要记住,观众注意力焦点是由画面中的景别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