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强的人反而笨_发散思维太强的人说话没逻辑

2025-01-0815:39:37营销方案0

同事分享了一则六岁儿子的趣事。那日,他带儿子去乡下,孩子和他奶奶去了地里拔葱。不久,孩子因无聊想回,由于田地离家不远且无车辆经过,奶奶便让孩子独自返回。

孩子独自往回走的途中,突然天下起了雨,回到家时孩子的头发被淋。同事问儿子:“你手上不是有塑料袋吗?为什么不用它来遮雨?”没想到孩子惊讶地望着自己说:“妈妈,你好搞笑,袋子是用来装东西的,怎么可以遮雨呢?伞才是用来遮雨的,你好笨呀!”听到儿子这样说,同事不禁反思难道真是自己的错?

实际上,在孩子的眼中,能遮雨的东西就是伞。但他想不到的是,伞之所以能遮雨是因为它有隔离和防水的功能,塑料袋同样具备这样的功能。这反映出了孩子的“功能固着”现象。

“功能固着”指的是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认定原有的行为就不会再去考虑其他方面的作用。这种思维模式不仅在孩子身上体现,在中也有所体现。

一、孩子的“功能固着”如何表现?

如同同事的儿子认为塑料袋只能装东西而不能遮雨的观念,是孩子们常有的思维定势。这种思维模式限制了他们的认知,使他们难以发现事物的多样性。

二、“功能固着”的影响及家长如何引导?

“功能固着”可能会使孩子想象力匮乏、形成惰性思维、甚至形成固定型思维模式。为了帮助孩子克服这种思维模式,家长可以通过对比法、发散思维训练、头脑风暴法以及手工制作等方式,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看待事物功能。当孩子遇到难题时,鼓励他们积极寻找多种解决方法。

三、发散思维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对于他们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非常重要。一个具有发散思维能力的孩子,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不会钻进死胡同,而是能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

四、生活中的实例

比如,通过引导孩子用吹风吹头发以外的用途、用书包装书以外的物品、用凳子助力的方式等生活中的小例子,让孩子认识到事物的多样性。家长也可以通过一些手工制作的活动,如用塑料瓶制作花筒等,来引导孩子发现事物的多种价值。

“功能固着”并非全然无益,它可以帮助孩子快速理解事物的功能。但家长需要适时引导孩子跳出这一思维定势,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日后的生活和学习挑战。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