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的一次创业者上,一位充电宝行业创业者的发言,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动情地表达道:“小米公司推出的充电宝,其售价竟低于我们产品的成本,这难道不是赔本赚吆喝吗?”这种言辞背后,是他承受的巨大心理压力。当时他刚刚收到小米的邀请,希望他加入小米的生态链。这个决定,意味着他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而拒绝则可能面临更严峻的生存困境。
事实证明,这位创业者的担忧并非多余。小米的充电宝迅速成为市场上的热销产品,同价位的其他充电宝几乎无法与之抗衡。与此九号平衡车也异军突起,成为市场的爆款。当年,当九号公司的CEO王野向刘德汇报平衡车项目时,刘德曾提出能否将价格降至2000元以下。当时这个提议让王野倍感压力,因为当时市场上的平衡车售价普遍在万元左右,成本远超2000元。
在小米公司、其供应链以及九号公司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结构优化和成本控制,九号公司以不的心态推出了售价为1999元的平衡车。这款产品一经雷军主持的发布会推出,便在短短一个月内售出50万台。
这一系列成功的产品背后,离不开消费者的明确需求以及小米独特的“保姆式孵化”模式。在生态链初期,小米为合作伙伴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比如有的公司人力不足时,小米会直接派遣工程师协助;初创企业缺乏供应链资源时,小米则能提供渠道以获取更优惠的报价。生态链企业间资源共享、技术互通,共同成长。
凭借小米从人才、资金到供应链的全方位支持,加上小米高层对产品和市场的精准把控,生态链公司如坐上了顺风之舟。例如,智米作为生态链的一员,原计划三年内实现过亿营收,但实际仅三年时间便实现了营收翻倍的增长。
由此可见,小米的经营模式与生态链建设不仅推动了自身的发展,也为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雷军的远见与格局令人赞叹。相较之下,苹果在市场的策略则显得截然不同。虽然是苹果最大的市场之一,但近年来苹果已与34家供应链中断合作,给这些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也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这种“忘恩负义”的行为确实令人愤慨。这也给其他供应链企业敲响了警钟: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避免过度依赖任何一家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