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两种状态
在电力系统中,存在两种主要的运行方式:最大运行方式和最小运行方式。其中,最大运行方式指的是系统在运行时具有最小的短路阻抗值,从而在发生短路时产生最大的短路电流。这种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常被用来检验电气设备的稳定性。
相对地,最小运行方式则指的是系统在运行时具有最大的短路阻抗,导致短路时产生的电流最小。这种运行方式下的短路电流值是检验继电保护装置灵敏度的重要依据。
2. 电流速断保护的概述及其计算依据
电流速断保护是一种快速响应电流变化的保护措施。这种保护类型在检测到线路末端出现三相短路时的短路电流时,会立即采取动作。为了确保保护的可靠性,会采用一定的可靠系数Krel,这个系数通常在1.2至1.3之间。保护的启动电流可以根据具体的计算公式进行确定。
3. 限时速断与限时过流保护的整定计算
限时速断保护是一种对电流增大进行延时反应的保护类型。在系统的最小运行方式下,如果线路末端发生两相短路,该保护需要具备足够的反应能力,其灵敏度通常用灵敏系数Ksen来衡量,一般要求Ksen≥1.3至1.5。当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时,可以通过下一线路的速断保护定值来重新设定,并采用配合系数Kmat,这个系数一般取1.15。
限时过流保护则是另一种对电流增大进行延时反应的保护措施。它根据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来设定,同样采用可靠系数Krel,其值通常在1.25至1.5之间。为了保证继电器在负荷电流下能够可靠返回,还需要考虑继电器的返回系数Kre,这个系数一般介于0.85至0.95之间。对于动作电流的计算,也有相应的公式可以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