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的和田玉
近日里稍有空闲,我便时常流连于各大直播平台,探看良莠不齐的商品,特别是和田玉。瞧得多了,自是发现了些许规律和猫腻。
诚然,说实话的商家着实不多。真正愿意展示原料的优劣、让买家审时度势、明明白白消费的更少。在如今的市场中,和田玉的直播带货犹如乌烟瘴气之地,假货横行,谎言满天飞,让人防不胜防。
针对此现象,我特地整理了几个直播间常见的“噱头话术”,目的是提醒大家睁大双眼,别轻信卖家的“脱口秀”套路,以免花了冤枉钱,买回一些价值不实的东西。
一、主播的“僵边出细肉”。
老玩家都知道,原料越完整、越干净越好。但有的卖家却拿有僵的料子做文章,宣称僵边可能出细肉。不论僵的死活,只要有僵就是瑕疵。那不过是为了吸引听众、博取关注的噱头罢了。
二、提及的“细度过灯”。
正确判断料子细度的方法应该是用观察晶体的粗细程度。直播商家却利用白玉的透光性来展示其“细度过灯”的特点。过灯并不意味着料子就细,不过灯的料子也不一定不细。
三、所谓的“打灯无结构”。
商家用强光电筒成180°打背灯,让你看不见结构。即使如此,在分辨率低下的屏幕前,你也难以看清料子的真实结构。
四、常听到的“青花出羊脂”。
“青花出羊脂”如“僵边出细肉”一般流行,却并非所有青花都能出羊脂。真正的羊脂青花大多在出料子厂之前就已藏于保险柜中,而无需直播带货的推销。
五、夸大的“籽料自己会冒油”。
籽料的油性是透闪石的固有特性,而非籽料自身能冒油。这大多是商家为了推销而给人的视觉和触感上的误导。
六、误导的“这就是黄玉”。
在新的和田玉国标里,黄玉有特定的定义。个别不良商家往往见黄沁就说是黄玉(红沁也是如此),这是的手段。
七至十,还有诸如“轻轻巧雕必出彩”、“资源已经枯竭”等说辞,都不过是主播们为了推销、博取关注而编织的谎言。他们用各种手段诱导买家出手,但实际上许多商品并非如他们所说那般珍贵或特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