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小渝说
近期,重庆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名单在2022年进行了更新,本次重庆再次增列了22个智能工厂及160个数字化车间,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在工业领域愈演愈烈。
其中,重庆高新区内的台晶电子“微型石英晶振生产智能工厂”以及金桥制造的“新能源凸轮轴生产智能工厂”成功跻身2022年重庆市的智能工厂之列。植恩生物的“奥利司他(T12)生产数字化车间”等8个项目也被认定为重庆市的数字化车间。
让我们随着小记者的步伐,走进科学城的新晋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探究智能制造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Part 01: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
在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现代化的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行,四块大屏实时显示着生产数据。每条生产线都配备了电脑,通过精益数字化系统实现自动排产、生产实告和绩效管理。
曾经的金桥公司面临着信息孤岛、物流混乱、人工依赖高和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但在2020年4月,通过与施耐德智能制造重庆创新中心的合作,公司开始了数字化车间的改造。
如今,“新能源凸轮轴生产智能工厂”已实现设备实时监控,关键设备的数控化率达到了100%。这一改造使得生产效率提升了33%,研发周期缩短了45%,订单准时交付率也提高了16.44%。
不仅是金桥公司,科学城内许多企业都开始引入智能化技术,优化各个环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在重庆禾裕田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机械手臂在车间内灵活操作,机器人有序穿梭,仅有少量人员参与操作。该公司通过将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与信息技术、软件深度集成融合,实现了车间内设备全线联网。
这一系列举措使公司运营成本降低了19%,提高了18%的生产效率。该公司也成功获得了重庆市“专精特新”和工信部的“小巨人”称号。
Part 02:智能制造推动自主创新
在科学城金凤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台晶(重庆)电子有限公司,无尘车间内数百台精密加工和检测仪器正在高速运转。该公司专注于生产石英晶体谐振器和振荡器等核心电子产品。
得益于其建设的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公司生产效率提高了12.07%,产品不良率也大幅下降。该公司还注重技术创新,开发出防粘附测试探针的装置,以降低产品的不良品率和停机时间。
目前,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项、实际审中4项、实用新型授权19项。专利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80%以上,保持了国内技术领先地位。
据统计,截至目前,科学城已引导多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超过180项,建成多个市级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这一系列举措推动企业总体生产效率提高了72%,能源利用率提高了17.5%,运营成本和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了25.6%和55%。
展望未来,到2023年,科学城制造业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态势将更加稳固。规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机构将实现全覆盖,新建成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30个以上,并有一家级产业创新中心。
END
关注西部(重庆)科学城
建设科技之家,助力创业者共筑梦想之城
携手前行,2022我们一起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