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帝王,滔天,他们的自称与敬称丰富多彩,充满了古代文化的独特韵味。
说到天子或皇帝,他们是古代社会的至高无上存在。他们的称谓,既有自称为特色的词语,也有用以敬称的专有名词。
【孤】秦以前,此字意为“我的”,而自秦始皇起,它专为皇帝自称所用。
【寡人】此为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意指“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尽管如此,帝有另一种自称:“朕”。
值得一提的是,“朕”这个词,在最开始并不专属皇帝,普通人也可用。据《尔雅·释诂》记载,“朕,身也”。这意味着“朕”最初就是“我”的意思。在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王朝后,为了彰显皇权,规定只有皇帝才能使用“朕”这个称谓。
除了上述的自称,还有诸如“不谷”、“予一人”、“予小子”等古代帝王的自称方式。它们或是自警、自谦之词,或是特定时期的特殊用法。
而当谈及敬称时,“陛下”一词最为常见。它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万岁”作为祝贺之辞,也常用于臣下对君主的称呼。而“上”、“车驾”、“乘舆”、“六龙”、“飞龙”、“九五之尊”、“人主”、“衮职”、“天家”、“宅家”、“大家”、“县官”等词,都是对皇帝的敬称或代称。
关于庙号、谥号和年号等较为特殊的称谓方式,它们通常与天子的生死及功过相关,此处暂不赘述,留待下次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