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镜头前,无论是居民还是游客,都乐于分享今年流行的口头禅。这些流行语中,有今年新晋的“栓Q”、“心巴”、“挖野菜”以及“真的会谢”,同时也有持续热门的“yyds(永远的神)”,其在2021年就已崭露头角,但至今仍然受到广泛的喜爱。
现在的年轻人紧跟网络趋势,不乏有人早已融入了网络热潮。小同学们对流行语了如指掌,一位小同学甚至脱口而出“退!退!退!”。这段流行语的起源可追溯至一段网络视频。视频中,一场因车位问题引发的争执,大妈面对质问时,并未正面回应,反而通过跺脚、击剑手势同时大喊“退!退!退!”的方式应对,其独特的姿势让人捧腹大笑,引发了网友们的模仿热潮,并迅速在社交网络上流传开来。如今,这一流行语已演变为表达人们排除生活中困扰、不幸遭遇以及各种负面因素的愿望。
尽管如此,并非所有人都热衷于使用这些流行语。在繁华的上海图书馆前,一名年轻人表示虽然他对流行语保持关注,但在日常生活中却选择避免使用。“语言具有规范性,”他解释道,“频繁使用流行语可能会使人们渐渐遗忘汉语本身的深厚文化底蕴。”
对于流行语,专家们持有独特的见解。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常务副、上海师范大学的陈昌来教授认为,流行语如同社会的镜子一般。社会的发展变迁会在网络上留下痕迹,而流行语正是这种痕迹的体现。它们既具有社会性,又尚未完全融入语言的规范之中。
据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博士研究生车飞提到,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10.5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4.4%。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生态的生动写照,它不仅能帮助我们理清雅与俗的关系,还能让我们重新认识并理解年轻一代在流行语的创造与使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对于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网络流行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