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密模锻的生产流程中,对于机械加工部件,需预留适当的加工余量。尤其是对于承担重要载荷的部件,必须进行全面的取样试验或利用必要的工艺余量来进行质量检验及机械加工定位。
模锻件的公差标准
在精密模锻领域,公差等级的设定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存在两种公差等级:普通公差与精度公差。普通公差适用于常规模锻工艺,而精度公差则针对那些对尺寸精度要求更高的精密锻件。锻件的质量计算,需依据其图样上的名义尺寸,并参照公差及余量标准来确定。
锻件形状的复杂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复杂系数S代表着锻件质量M与其相应外形包容体质量MC的比例关系,即S=M锻件/MC。模具表面的形态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平直和对称弯曲的模具表面,另一类则是非对称弯曲的模具表面。对于锻件材料,我们也进行了分类,其中M1以低碳钢或特定合金钢为主,其碳含量低于0.65%,而总合金含量也不超过3.0%。相对地,M2则是碳含量高于或等于0.65%或总合金元素含量超过或等于3.0%的合金钢。
在实际操作中,若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或接触电加热方式,那么需要提升公差等级及余量值。若选择煤加热或二火加热,则可以适当调整公差及余量的数值。具体的增减值,需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