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门学问都蕴藏着其独特的探究或学习途径。心理学也不例外,在探寻心理奥秘的过程中,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这两种研究方法。
观察法,即在自然或预设的环境中,系统地对人的行为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在这之中,我们又将观察法细分为两种形式。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观察被称为自然观察法,而在预设情境下实施的有序观察则称为控制观察法。
自然观察法保持了对被观察对象的自然状态,无任何控制和干预。这就像你在大街上自然地观察他人的行为举止。珍妮·古道尔,这位杰出的英国动物学家、人类学家,在心理学历史上以其采用的自然观察法而闻名。她自1960年开始,长时间观察黑猩猩,累计了丰富的关于黑猩猩习性和行为的科研资料,为灵长类动物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对而言,控制观察法是在事先设定的情境中进行。此种方法常在带有观察室的场合中使用,其中观察者位于室外,能够精确捕捉到被观察者的行为与面部表情等细节。而被观察者位于室内,他们无法察觉到观察者的存在。
尽管观察法具有贴近真实情况的优点,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观察者无法对被观察者产生直接影响,只能静待行为的自然发生。观察法在某种程度上显得较为被动。在运用观察法时,还需警惕观察者偏见所带来的误差。这种偏见可能是由于观察者的主观想法影响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为了减少这种误差的可能性,实验程序应尽可能地标准化,数据收集时需遵循统一的程序。通过特定的操作或程序来界定概念,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相较之下,实验法显得更为积极主动。它涉及主试与被试两个主体以及三个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实验法通过调整自变量的变化来观察因变量的相应变化。控制变量的作用在于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从而使得实验结果更为准确。
实验法还可分为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又被称为现场实验法,而实验室实验法则是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两种方法各有特点,但都为深入探究心理现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