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的情绪模型案例_心理情绪abc案例

2025-01-1003:37:58创业资讯0

阿尔伯特·艾利斯所提出的情绪理论中,遭遇不良事件A、滋生不良想法B以及产生不良后果C是常见的心理反应过程。而我们的行动指南D和E,就是在这个理论框架下的应对策略。

曾有一次,我的内向性格使我在一次聚餐中感到局促不安。尽管我意识到这不太好,但当时的我却不知道如何与陌生人展开交流。在抛出一个话题后,场面的反应并不热烈,我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此后,对于需要与陌生人沟通的场合,我更加畏惧,逐渐变得更为内向。即使有些聚会是我必须参加的,我也选择沉默,成为一个倾听者。如果长期不擅长某事而回避,我担心这会让我更加怀疑自己的能力。

对于像我这样的社交恐惧者来说,运用ABC模式会是一个有效的帮助。该模式包含三个小步骤:

第一步,识别并记录下发生的不愉快事件A。比如在一次聚餐中,话题的提出并未得到积极的回应。

第二步,记录下随之而来的消极想法B。这种想法通常是对自己行为的否定,例如认为自己很丢人、难以启齿等。

第三步,认识到这些消极想法所带来的不良影响C。从那次活动后,我变得不再主动与人交流,这就是引发的不良后果。

完成记录后,我们应重新审视这些想法。我们是否发现,导致我们变得消极被动的正是那些悲观的想法?

通过ABC模式的记录,我已经认识到自己是如何陷入消极情绪的。接下来是最关键的环节——反驳负面的想法D。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将消极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

关键在于认识到我们的想法并非客观事实,而仅仅是一种主观认知。比如,话题提出后的冷场并不一定全然是我的错,可能他人有他们的考量或兴趣所在。我也可以寻找其他可能导致沟通失败的原因。

即使真的表现不佳,我们也可以自我开导:至少我勇敢地迈出了开口说话的步伐,这已经是一种进步。这证明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

换个角度思考,即使真的出现了不好的情况,它的影响真的有那么大吗?我和他们并非长久的朋友,未来我仍可结识志同道合的人。每个人感兴趣的话题不同也很正常,无需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追问自己后或许会发现,许多事情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记住,反驳的步骤中我们要反问自己:过于纠结于自己的不足是无意义的,因为这样的想法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

你会发现,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反驳消极想法,内心都会得到积极的回应。这就是乐观者的心态。

最后是激发E的步骤。这一步是让我们明白,即使事情看起来很糟糕,也总有解决的方法。记录下更有意义的解决方案并展开积极的行动。

例如,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公众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可以提前了解参与活动的特点,以便找到共同语言并有备而战。

现在轮到你自己实践了。在生活中、工作中、家庭中再遇到令人不悦、焦虑或烦躁的事情时,最好用记日记的方式记录下ABCDE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记录下所有不好的事情、你对这些事情的负面想法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写完后再仔细思考,通过反驳自己的悲观观点找到问题根源。是事实真的很糟糕,还是你的想法让它显得糟糕?然后寻找前进的步伐和解决方案。

在练习反驳时,塞利格曼博士建议可以邀请一位朋友共同练习,由她提出对你的消极想法,然后你进行反驳。这样能加深你对反驳技巧的运用。

帮助孩子觉察和了解他们自身不好的想法和后果,引导他们反驳并采用更积极的方式对抗挫折也是非常重要的。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