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鞋匠的匠心独运之下,一双鞋诞生了。这双鞋,不仅是他的劳动成果,更是一件商品,等待被交换,而非仅供自用。这双鞋的特性中,最核心的便是其使用价值和价值。
这双鞋承载了丰富的使用价值。它的存在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必要的保护——保护脚部免受外界的伤害;同时也给予了舒适与时尚的体验。正是因为这种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有用性,这双鞋才具备了使用价值。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非都能称为商品。
例如,若是制鞋匠为自己亲手制作的鞋,若其并无交易意图,尽管它有着显著的使用价值,但它却不能算作商品。这双鞋也具有其独特的价值。这是因为制鞋匠在其上投入了劳动,这份劳动的凝结便是这双鞋的价值所在。
这种价值在交换中得以体现。或许,制鞋匠会选择用这双鞋换取一定数量的面包。这面包便成为了这双鞋的交换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之间却存在着微妙的矛盾。作为制鞋匠,他不能同时占有这双鞋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为了实现其价值,制鞋匠必须将使用价值让渡给他人(比如将鞋售卖给顾客)。如此,他方能取得其应有的价值(如获取面包等回报)。这种矛盾的解决,唯有依靠交换才能达成。从上述的例子中,我们可以洞悉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
每一种商品都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两者又是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的。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便是通过交换。这便是商品世界的运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