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央行采取了利率招标的逆回购操作,其中标额高达410。这是继3月10日之后的又一次逆回购行动,本月的总逆回购规模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710。
那么,为何央行会频繁进行逆回购操作呢?逆回购又具有怎样的作用呢?
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了解什么是逆回购。逆回购,简单来说,就是当市场资金出现短缺时,央行将之前售卖的国债再次购回。这一过程不仅为银行提供了资金,银行再将这批资金贷放到市场中,从而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近期,央行的逆回购操作主要是为了维护银行的流动性合理。虽然降准和降息也是释放流动性的手段,但相比之下,逆回购更为温和,副作用较小。这一点从硅谷银行的破产事件中便可看出。
为应对和经济衰退,曾实施了无限量量化宽松,这为后来的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随后,美联储开始激进加息以应对通胀,这不仅增加了银行支付的利息和成本,还导致了国债收益出现浮亏。持有大量国债的硅谷银行因此受到巨大冲击,最终因无法兑付而宣告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