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管理八大原则_仓库库位管理及标识

2025-01-1009:27:44营销方案0

标杆精益管理(Benchmark Lean)

全国领先的精益管理微信杂志,备受二十万精益人的信赖与选择。

若想深入学习精益管理的精髓,标杆精益是您的不二之选。

一、区域规划的基础定义与目的

定义:仓库区域规划是建立在对仓库合理布局和正确选址的考量上,对库区总体设计的确定过程。

目的:旨在确保物料分类管理的有效性,以实现快速、准确的物料存取。

二、区域规划的重要性

1. 现场管理得以明朗化和标准化,使物料储存区域一目了然。

2. 物料各归其位,有效减少或杜绝混料现象。

3. 促进“先入先出”管理策略的实施。

4. 优化物料的收发管理流程。

5. 减少浪费,节约成本,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6. 便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呆废料。

三、区域规划的原则

1. 分类存放与管理原则。

2. 遵循物料自然属性及状态管理原则。

3. 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的原则。

4. 确保进出流程的顺畅原则。

5. 严格遵循安全原则。

6. 坚持配套性规划原则。

四、区域规划的详细内容

区域划分:采用“分仓、分区、分类、分货架、分层号、分规格、分顺序号”的精细化管理方法。

标识管理:包括仓库平面图、进/出仓门标识、仓库名称牌、区域标识牌、货架标识、储物卡等。

配套设施规划:如消防器材、排气扇等配套设施的布局规划。

五、区域规划的具体方法

1. 根据物料的大类别将仓库划分为生产物料仓与非生产物料仓。

2. 然后,根据物料的状态进一步细分为原材料仓、半成品仓和成品仓等。

3. 对原材料仓再次按照物料中类别划分为主材区、包材区、五金区等。

4. 根据物料品质状态设立良品区、不良品区等区域。

5. 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对良品区进行进一步的区域划分,如设置备料区等。

6. 对于具有特殊性质的物料,需设立特殊的存储区域和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六、储号管理的定义与意义

定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周密的规划设计,对库存物品进行合理分类、排列,并赋予相应的编号,使货位排列系统化、规范化。

意义:即便非专职人员也能迅速找到所需物品。

七、储号管理的基本原则

1. 唯一性原则,确保每个编号的唯一对应关系。

2. 系列化原则,按物料分类顺序进行编号分段。

3. 实用性原则,编号应简洁、易于记忆和使用。

八、储号管理的方法

详细阐述了如何对每个仓库、区域、货架和储位进行编号,以及如何将这此编号组合成物料储位编号,并登记在卡帐、台帐上。

九、标识管理的范围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