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诊断中,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抗体方法。该方法以其精确性和可靠性被广泛使用。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了解这一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指标S/P值。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详解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基于酶放大原理的抗体检测方法。其基本原理在于,先在微孔板等反应容器表面附上特定抗原,用以捕获受测样本中的抗体。当受测样本注入微孔后,其中的抗体便会被先前附着的抗原所捕获。
经过冲洗过程后,剩余的便是未参与反应的抗原和已与抗体结合的抗原。由于抗体信号微弱,难以直接测量,因此需要借助酶来放大这一信号。
具体而言,酶被连接至所测抗体的抗体(抗抗体)上,形成酶标抗体。这些酶标抗体在同样的原理下被样本中的抗体所捕获。未获的酶标抗体将被清洗掉。随后加入的显色液会在酶的作用下发生颜色变化,而获的酶标抗体越多,颜色越深。
了解S/P值
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中,吸光度值是反映抗体浓度的关键指标。这一值与抗体浓度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建立标准曲线或比对方法,我们可以将吸光度值转化为抗体的浓度值。
S/P值便是其中一种简便的比对方法。S代表样本的吸光度值,P代表阳性对照的吸光度值。S/P值即为样本吸光度值与阳性对照吸光度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S/P = (样本值 - 阴性对照值) / (阳性对照值 - 阴性对照值)。
当S/P值大于或等于1时,表明样本中的抗体浓度达到了或超过了阳性对照的浓度,判定为阳性。而S/P值越大,则说明抗体浓度越高。
相反,如果S/P值小于1,则表示样本中的抗体量少于阳性对照的量。需要一个特定的分界值来进一步判定其阴性或阳性状态。这一分界值通常由厂家根据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行测定并制定,例如蓝耳病抗体的临界值常设为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