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话的魅力之旅
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流淌着一种特殊的语言情感,那便是“得劲”的情感表达,回答时的“中中中”,以及打招呼的“吃了冇”。这些耳熟能详的方言,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流露。
不久前,一篇题为《吃了冇(mǎo)?河南话大挑战来了!》的推文在老家河南新媒体矩阵中引起了热烈讨论。这篇推文带领大家走进了河南方言的奇妙世界,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河南话的魅力。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的《看见豫言》团队也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团队成员们出于对河南方言的热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关注河南话。
团队中既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老师,也有来自不同高校的学子。他们分别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对河南方言怀有深厚的情感。在交流中,他们发现地方方言与当地的食衣住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呈现河南话的魅力,《看见豫言》团队成员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参考了《咱嘞河南话》等节目,深入了解河南话的声调系统和高频词汇。
在研究中,他们不仅发现了河南话的有趣之处,还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找到了河南话的踪迹。比如《诗经》中的一些通假字,在河南话中仍有保留。这些发现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要研究好、呈现好河南话的决心。
在视觉设计方面,团队成员结合河南话的特点,创作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包括笔记本、明信片、挂件等,每一件都融入了河南文化的元素和河南话的韵味。
为了使文创产品更加生动有趣,《看见豫言》团队还设计出了一款带有河南话录音装置的装饰挂坠。只要轻轻一捏,挂坠就会说出一句地道的河南话,让人倍感亲切。
团队成员们希望通过这些文创产品,让更多人了解、感知、关注河南话。他们希望河南话不仅能被看见,还能被感知、被传承。
如果方言有生命,《看见豫言》团队认为河南话就如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一样坚韧朴实,和这片土地上的历史一样悠远绵长。他们也真诚地邀请大家来河南走走看看,亲自体验一下河南话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