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较少怎么形容_形容人才很少的成语

2025-01-1100:49:44创业资讯0

世事浮沉

“世事浮沉”一词,源于汉语,其原意象征着人的地位与其所获报酬的相对关系。在古代,此词用以比喻的廉洁,如今则广泛用于描述人员过多或工作稀少的情况,反映了人力资源与工作任务之间的不平衡状态。

古书《礼记·坊记》中曾有记载:“故君子与其使物力超过人,宁使人超乎物。”此言意为君子更愿意自身的才能高于所获得的物质待遇,而非相反。孔子进一步阐释了这一理念,他强调君子应能推辞尊贵与富饶,心安理得地接受卑微与简朴的生活。这样的态度,可减少社会纷争,避免因贪图物质而失去道德底线。

这一理念历经时代变迁,逐渐演变为“世事浮沉”的现代解释。最初,“世事浮沉”原意为人之才能超越其所得,象征着一种高尚的品德。而今,它更多地被用来描述工作环境中人员过多或工作负载不足的现象。

当前,某公司进行了人员精简,正是由于过去一段时间内“世事浮沉”的状况过于明显,导致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相关近义词如下:

1. 闲置之才:指那些被埋没或未被充分利用的才能,象征人才未能得到适当的发挥。

2. 冗官繁政:此词用来形容众多而事务繁杂,亦或是政事繁多而人员冗余。

3. 粥少僧多:比喻资源有限而需求方众多,分配时显得捉襟见肘。

反义词则有:

1. 人尽其用: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和才能。

2. 各安其位:原指每个人都得到满足的安排,现也可指每个事物或人都能找到其恰当的位置或角色。

3. 简政减员:意指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