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资金量计算方式为:上年度销售收入乘以(1减去上年度销售利润率)再除以营运次数加上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营运次数则是通过公式360除以(存货周转天数加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减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加预付账款周转天数减预收账款周转天数)得出。
新增流动资金额度则是营运资金量减去借款人自有资金,再减去现有流动资金以及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这种计算方式并不复杂,但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测算案例。
案例一:负负得正的奇妙计算
在某次测算中,借款人的存货和应收账款金额较低,而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金额较高,前后之差值为负值。这样的情况下,计算出的营运次数为负,营运资金量为负数。但业务部门表示借款人需投入大量资金支持项目建设。公式中的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取负值,即表示其他方面的支出将占用企业的营运资金。如果取值为负数,意味着这些支出将由流动资金弥补。这种操作需特别注意,避免挪用和超出用途的要求。
案例二:营运次数的特殊情况
有时候,在测算中应收账款和存货金额会异常高,导致营运次数小于1。这种情况下,如果简单套用公式,得出的营运资金量可能是全年销售收入的数倍,进而得出需新增大量流动资金的结论。这种情况可能反映企业大量资金被应收帐款和存货占用,原因可能多样。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估算,而非机械套用公式。
银监会的流动资金管理办法旨在满足企业正常经营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同时防止因超过实际需求发放而导致的挪用。合理测算需求是关键。我们应关注企业的经营状态变动,合理确定各项均值,考虑票据的因素,扣除非营运资金,以及考虑不同行业或企业的特殊性。选择其他合理的测算方法也是重要的。
附:恰当的流贷需求测算案例
在某热电厂的流动资金需求测算中,我们考虑到企业的供热产能释放情况、销售收入增长预测、以及承兑汇票等结算方式的影响。我们还注意到企业年末与下游客户的结算习惯导致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平均余额较低的特殊性。在深入沟通后,我们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调整了基础数据,重新计算了营运次数和营运资金量。这样的做法更贴近企业实际情况,使测算结果更加合理。
合理测算流动资金需求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状态、未来发展规划、财务管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在防范超额融资和挪用的前提下,又要合理地考虑企业的新增需求。这需要我们对企业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判断。
以上就是关于流动资金需求测算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总结
通过上述案例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流动资金需求的合理测算对于企业正常经营及管理的重要性。在测算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经营状态、未来发展等因素,避免机械套用公式和忽略企业特殊性的情况。也要注意防范超额融资和挪用的风险,确保的合理使用。
我们在进行流动资金需求测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深入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二是要合理调整基础数据以反映企业真实的情况,三是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得出合理的测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