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大类资产?
大类资产,即将具有较强同质性的资产集结成群,形成在预期收益、风险特性上相似,各资产间相关度较高的资产类别。
大类资产的划分需符合三个特性:
- 同质性:指同一类别资产具备相似的描述与统计特征。
- 排他性:即一类资产不可同时归入两个不同的类别。
- 相关性:同一类别资产间相关度高,而不同类别资产的相关性则相对较低。
二、大类资产如何分类?
大类资产的分类,主要以收益与风险特征为依据,可分为以下五类:
- 现金类资产:此类资产流动性极佳,安全性高,但收益率偏低,如银行存款及货币。
- 固定收益类资产:其收益稳定,波动性较小,风险相对较低,如债券及债券型。
- 权益类资产:此类资产风险高但潜在收益亦高,波动性大,如股票及股票型。
- 大宗商品类资产:涵盖能源、有色金属、农产品等。
- 另类资产:指除现金类、固收类、权益类和大宗商品类资产外的其他各类资产。其中,另类资产还可细分为另类资产和另类策略资产。前者包括数字货币、艺术品、房地产及其他固定资产;后者则涵盖私募股权、对冲及房地产投资等。
还有资本资产、消费或转化类资产以及价值储藏类资产的分类。资本资产通过未来现金流的资本化产生价值,如权益、固定收益及房地产;消费或转化类资产则通过消费或转化产生价值,如大宗商品中的谷物与能源;而价值储藏类资产在交换和出售时体现价值,如货币、珠宝与艺术品等。
进行如此分类的目的在于根据各类资产的特性进行资产配置。分类的标准虽多种多样,但重要的是该标准是否有利于更便捷地进行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