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开始探索盘库的奥妙。
所谓盘库,简单来说就是对仓库中的货物进行点数、过秤、称重以及与账目进行核对,用以验证库存的实际数量和质量。这个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统计数量,还需要考虑质量的问题。
为什么要盘库呢?
这是为了核实企业的资产情况,保证销售的顺利进行和生产的高效运转。通过盘库,可以及时纠正账目与实际库存的差异,从而保证企业对于自身资产情况的清晰了解。
由于不断收发货物的过程,库存数量很容易出现误差,导致账卡物三者之间的不符。为了达到账卡物的一致性,必须进行定期的盘库。
对于仓库中存储的呆旧料,也需要经常或定期进行处理。在进行处理之前,首先要通过盘库了解这些材料的库存情况。
盘库的主要任务有哪些呢?
一、确认实际库存量是否与财务登记的账目相符,包括对货物的吊牌或货卡进行核对。
二、查明库存发生盈亏的真正原因,而不是简单地追究责任人。应该先复核盘点过程,找出错误原因并解决。
三、检查库存货物的质量情况,而不仅仅是数量。
四、发现并记录那些超过储存期限的库存商品。
盘库的方法有哪些呢?
(一)永续盘点法:在货物入库时就进行盘点,动态地管理库存情况。
这种方法中,可以利用颜色标识来提高盘点效率。例如,吊牌或货卡采用两种颜色,入库时填写一种颜色,当货物发生变动时,就翻面填写,这样下次盘点时就可以减少重复劳动。
(二)循环盘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周期对库存进行盘点。
这种方法可以分阶段进行,节省人力和时间。
(三)重点盘点法:对进出频繁、易损易耗的货物进行重点盘点。
(四)定期盘点法:定期对仓库进行全面盘点。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周期越短越能及时处理那些超过储存期的呆滞库存。
如何持续提升盘库效率呢?
(一)每次盘点后都要总结经验教训,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加以解决。
(二)根据盘点的规章制度进行调整。例如明确哪些货物属于盘点范围、哪些货物不属于盘点范围等。
盘库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合格品与不良品应分开存放和清点;对于散装货物要认真清点并在标签上记录;对于盘点的增减率等量化指标要密切关注。
理想的盘点误差应控制在极低的水平,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不断优化盘库流程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