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是推动环境保护、资源回收的重要举措,它对传统的垃圾收集方式进行了深度的革新,并能够科学、高效地处理生活垃圾。在众多城市中,青岛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在了前列。
小学生贝贝在学校的课堂上接触到了生活垃圾分类的知识后,利用暑假的时间,积极地在家里实施这一理念,细致地将垃圾进行分类,并准备进行一次“社会实践”。当他与家长一同准备投放分类后的垃圾时,却遭遇了困扰——他们发现很难找到标准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箱。
记者探访了西山一路的小区。这些小区大多数为较早的开放式楼院,经过从西头到东头的巡视,记者并没有发现符合规定的垃圾分类投放点,这样的地方应当配备“三栏”和按照四色分类等要求的垃圾桶。意外的是,记者发现了两处标有“垃圾分类点”的地点,虽然有清晰的垃圾分类宣传牌,但仅有“其他垃圾”的桶可供使用。一桶位于街道旁,另一桶则设在西山一路4号院内。当记者询问附近的居民他们的垃圾是如何投送的,居民表示:“我们通常都是一起扔在这里。”随后,记者又走访了振华路的一处临街小区,发现了类似的“垃圾分类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