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业的征途上,成功并非是绝对确定的,而是一个概率问题。有些创业者的成功机率高些,有些则低些,但没有人能确保百分百的胜利。
那么,这个创业成功的概率是如何产生的呢?似乎无人能给出确切答案,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感觉和认知去判断。
如果真有公式能计算成功机率,那必须先明确成功的具体所需能力是什么,否则计算便无从谈起。
对于成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背景是关键,有人则认为人脉更为重要。那么,这些能力的标准究竟该如何统一呢?梅花创投创始人吴世春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较为简洁的计算方法:成功率等于能力乘以认知力再乘以心力,并除以达成目标所需的能力值(简称:目标值)。
为什么创业的关键因素包含能力、认知力、心力和目标值呢?吴总给出了他的解释:在创业过程中,这三者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代表了解决现有问题的水平,认知力则拓展了我们未知领域的视野,而心力则是我们面对挑战的决心。
若一个人毫无能力,那么他的创业无疑是一场空谈,注定会失败。但仅有能力也不足够,因为世界并不总是公平的。单凭能力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创业会遭遇未知的挑战,这些超出了单纯依靠能力能解决的范围。这时,就需要认知力来拓宽我们的能力边界。
即便一个人具备了能力和认知,仍需注意创业的压力来源广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家庭、员工、投资人,甚至社会的和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如果一个人的心力不够强大,他很可能被这些压力击垮。
以为例,他在创立新东方时遭遇了竞争对手的和熟人的恶意行为。尽管面临生死威胁,但他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心力,继续他的事业。这种心力的强大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有了能力、认知力和心力后,我们还需要理解实现目标的难度,即目标值的重要性。目标值越高,我们的成功机率相对越低;反之则越高。
那么,为什么吴总选择将能力、认知力和心力相乘而不是相加呢?因为线(相加)不能准确反映创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乘法关系(相乘)更能体现指数型增长或下降的可能性。
重要的是,能力、认知力、心力和目标值的满分都是百分百。
假设我们的能力、认知力和心力都是80%,而目标值也是80%,那么我们成功的机率就是这三者相乘后的64%。
若我们希望提高创业成功率,就需努力提高上述四个因素的值。若短期内无法提高这些值,我们可以考虑降低创业难度,选择一个目标值较低的行业进行创业。
继续以80%的能力、认知力和心力为例,若目标值降为60%,则成功率将提升至85.3%。
我们必须明白概率的内涵。即使某事的成功率为50%,并不意味着做两次就一定能成功一次。概率只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成功比例。
即便我们不能确保每一次都能成功,了解成功率对创业者和投资者来说仍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无论是创业还是投资,我们都不能保证百分百的成功,但提高成功率总是有益的。
以投资为例:假设有两家公司,一家成功率是10%,另一家是30%。在相同投资金额和预期收益下,理性投资者自然会选择后者。
当前时代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利用式创新和新的商业模式,每个人都能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舞台。这个时代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出局的企业。未来的商业竞争将集中在“与重构”上。
企业和个人若缺乏与重构的能力,可能会在竞争中落败。记住:没有创新就没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就没有竞争力。要想突破困境,必须旧的商业模式并构建新的商业模式。
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改变者、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