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引入作业成本法于上世纪90年代后,众多企业已认识到其重要性,不仅能精确核算和报价产品成本,更关键的是为公司的战略决策和日常经营提供了有力支持。企业纷纷成立专项组以推广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原因在于,作业成本法在的实践尚不普遍,关于作业的确认和成本动因的选择缺乏统一、明确的规范,不同行业和人员对此有不同理解,导致结果各异。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涉及主要作业的确定、作业成本库的建立、成本动因的确定与选择以及作业成本的分配与计算,这整套流程相当复杂,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
第一部分:总经理的困惑
以某玩具制造公司为例,该公司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为成熟的大批量生产产品,B产品则是针对客户需求设计的个性化产品。使用传统成本法核算的成本与按照作业成本法核算的单位成本存在差异,导致公司产品定价策略与实际成本不符。
总经理发现公司的毛利率未如预期上升,反而下降,尤其是B产品销售越多,整利率越差。经过财务总监的调查,发现制造费用中包含多种与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费用,需根据发生的动因进行分别计算。
第二部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强调“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原则。通过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项作业,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或分配至各成本对象。
通过现场调研分析,公司将制造费用分解为多项作业,确定了各项作业的动因。但使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后发现B产品的单位成本偏高,使得产品售价与成本之间存在差距。
总经理和财务总监意识到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决定在公司内推广。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统计作业动因时存在人手不足、漏统计等问题。
第三部分:SAP MES 系统的解决方案
直到引入SAP MES 系统后,总经理找到了解决烦恼的“神兵利器”。该系统不仅能自动根据资源动因收集作业成本,节省大量人力,还能实时展示产品级的作业成本。
第四部分:利用MES实现作业成本法
MES系统作为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连接ERP系统和现场硬件设备,实现从作业成本计划到执行的纵向贯通。在MES系统中实现作业成本法包括建立资源库、设置工作中心库、建立作业成本模板等步骤。
SAP-MES系统通过自动记录设备加工时间、产品所耗能源、设备调整费用、质量检验任务以及材料处理费用等资源动因,实现成本的自动统计和分配。
第五部分:总经理的喜悦
经过实施SAP MES系统,总经理可以实时查看各产品成本,调整定价策略。产品的真实成本反映在定价上,受到市场广泛认可,公司的销售额和利润逐渐增加。
总结,通过引入作业成本法和SAP MES系统的结合应用,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核算产品成本,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