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遭遇电脑无法启动的窘境时,产品设计专员焦急地展开紧急维修。开机无显示,这显然是工作上的一个重大障碍,他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以恢复其正常运作。
他尝试了常规的重启操作,但屏幕依然毫无反应。他观察到硬盘指示灯未亮起,这表明电脑并未正常启动进入系统。他注意到电源风扇的微风,确认了电脑已通电,排除了电源故障的可能性。
接下来,他打开了机箱侧盖进行深入检查。他发现机箱内的风扇运转异常,时转时停。根据过去的经验,这通常是由内存接触不良所导致的。他果断地将内存条拆卸下来进行清理。这一步他认为是小问题,应当能迅速解决。
为预防未来再次发生类似问题,他不仅对内存进行了清洁,还利用了手头的橡皮擦将内存金手指彻底重新擦过,并进行了插拔,以确保其良好接触。出乎预料的是,在重新安装内存后,问题依然存在。
他进一步检查了其他硬件组件,包括CPU和散热风扇等,发现它们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他开始怀疑是否其中一根内存条损坏。于是他进行了单根内存条的交叉测试,但问题依旧存在。
面对主板上缺乏故障指示灯的困境,他决定利用主板上的蜂鸣器进行故障诊断。在拔掉所有内存后开机,如果主板能正常工作,蜂鸣器会发出不同的报警声来指示硬件问题。然而此次开机后却毫无报警声响起,这表明主板本身可能存在问题。
面对主板可能损坏的现实,为让使用者能尽快恢复工作,他决定采用替代法。他将硬盘、机械硬盘、显卡、CPU散热器以及CPU等组件一一拆下,并从另一台同年代的主机上寻找合适的替代件。
经过一番拆装后,他将原先电脑上的硬盘、内存、CPU和显卡等组件全部转移到新的主机上。尽管CPU型号有所不同(原先是i7六代处理器),但他仍然巧妙地进行了更换和安装。在所有操作完成后,他重新接好线并启动了电脑。
这次启动后,电脑成功进入了系统并开始安装驱动。在计算机管理界面中,他仔细检查了驱动状态和显示分辨率情况。发现显示分辨率异常高,这似乎与显卡驱动有关。尽管显卡未更换过,但经过重启并重新加载驱动后,显示分辨率问题得到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