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心智的航标
我们首先以一则简短的场景为例来探讨心智模式的含义:
A要求B去市场采购西红柿。这时,B接收到一个信息——“西红柿”。在他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模型——“那是一种什么样子,是红色的,呈圆形的物体”。到达市场后,面对各种摊位和物品,B需要再次调整他的模型——“在蔬菜摊上,寻找那种红色且圆形的物体”。经过一番寻找和比对,他最终找到了西红柿。
这一系列过程,实则是心智模式在起作用。人们在执行任务时,会先接收信息,然后在内心构建一个模型。接着,他们会根据这个模型在现实中寻找、学习、调整直至完成任务。这种思维模式,我们称之为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深植我们内心的关于自我、他人、以及周围世界的各种假设、形象和故事。它受到习惯思维、定势思维以及已有知识的局限。
我们将心智模式分为固定型和成长型。这两种类型的区别,如图所示。从某种程度上讲,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实质上是心智模式的差异。心智模式的成熟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意义和所能感受到的幸福感。
能否持续优化我们的心智模式,是区分个人能力的重要关键。正如彼得·圣吉所指出的那样,改善心智模式的过程是一场自我审视的旅程。它要求我们以“新眼睛”去看待事物,获取新的信息,并以新的方式去解读、思考和决策。这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思、学习、创新和变革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四个步骤,如图所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模式,每时每刻都受到它的影响。如果我们不能驾驭心智模式,就难以实现自我突破。只有善于驾驭并持续优化心智模式的人,才能塑造出“全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