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晚的高清8K直播无疑是电视界的一大亮点。尽管8K全超高分辨率(FUHD)电视已在市场上销售一段时间,但真正能体验到8K极致画质的时刻仍然相对稀少。甚至有些消费者购买了8K电视后,仍习惯性地观看在线的1080P流媒体视频。
理由一:技术要求高
随着索尼PS5和Xbox Series新品的发布,这标志着市场上出现了真正能够播放8K内容的设备。有人可能会反驳说国内已有许多8K高清播放器上市,价格低廉。但我要强调的是,能够解码8K并不意味着能够输出8K。我曾经测试过一款声称支持8K输出的设备,但遗憾的是,由于硬件限制,其播放效果并不理想。HDMI 2.0接口虽然支持最高8K 30帧的传输,但若要实现真正的8K流畅播放,HDMI 2.1接口的播放器是最佳选择。目前我所见过的真正出色的8K演示大多需要配置极高的台式机作为播放器。
理由二:成本考量
目前市场上最基础的8K电视售价已超过四千元,且仅限于55吋的尺寸。从价值工程的角度看,对于正常的观看距离,1080p与fullHD和4K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现阶段1080P分辨率的电视已基本被淘汰,而4K电视的价格已经非常亲民。在购买电视时,我建议大家至少考虑60吋的尺寸,因为大屏幕的观影体验一旦体验过就很难再回到小屏幕了。
以小米4A为例,其70吋的型号价格仅略高于三千元,虽然画质属于中等水平,但足以满足普通用户的需求。而如果考虑到未来的趋势和长远打算,购买8K电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高端市场,如果预算允许的话,索尼的旗舰8K电视Z9G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理由三:内容稀缺与技术更新速度
尽管8K电视已经上市一年,但目前可用的内容仍然非常有限。与4K不同,8K在民用市场并未得到广泛关注。从播放器到电视,只要是与8K相关的设备,价格普遍较高。这也导致了电影往往采用8K拍摄但后期仍以4K版本为主。目前市场上更多的是电视厂商的8K演示片。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最期待的或许就是每年的春晚能以8K画质播出。
面对这种情况,电视厂商纷纷以4K或1080P升频技术作为卖点。然而这种技术的实际意义如何呢?这是一个值得消费者深思的问题。
实际上,8K的发展与4K初期的情况颇为相似。当时4K电视也并未被普遍看好,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内容的丰富,4K逐渐普及并成为一种趋势。现在来看待8K的普及并非易事,毕竟因素众多。或许等到16K被大众所知时,8K才会真正进入普通家庭。
电商平台的兴起为消费者提供了诸多便利。特别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在购买大件家电如电视机时,通过查看销量和评价来做出判断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选购电视机这样的大家电时需要慎重考虑自己的需求和预算。
在购买电视时选择合适的时机也非常重要。像五一、十一、双十一等大型促销活动期间购买电视通常能获得较低的价格。此外还有一些团购活动和特价推荐等优惠信息可以通过导购网站等渠道获取。
安装电视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预约安装并检查外观是否有问题再开机检查屏幕等等如有任何问题可以及时联系售后进行处理。
以上是我对当前购买大屏8K电视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