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根据其承受压力的不同,压力容器可细分为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几个类别。
二、风险评估与危害
压力容器是一种潜藏危险的特殊设备。将其视为特殊设备进行管理,不仅是因为其易发生,更关键的是的严重性。一旦压力容器发生,不仅设备本身遭受,还可能波及周边的设备和建筑物,甚至引发烫伤、烧伤、大范围中毒等严重后果,尤其是可能引发的火灾等灾难件,对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三、预防与应对措施
(1)日常检查
压力容器的日常检查包括外观检查。主要观察外表面是否有裂纹、变形、泄漏、局部过热等异常现象;确认安全附件是否齐全、灵敏、可靠;检查紧固螺栓是否完好无损且旋紧;同时要注意基础是否有下沉、倾斜及层是否有损坏等异常。检查人员的记录和操作人员的日常巡检都是保障安全的重要环节。若发现如受压元件产生裂纹、变形、严重泄渗等危及安全的现象,应立即停机并及告。
(2)内外部检验
压力容器的内外部检验应在停车且容器内部清洗干净后进行。除了包含日常检查的全部内容外,还需对内外表面进行腐蚀磨损的检查,使用和放大镜仔细检查所有焊缝、封头过渡区及其他应力集中部位有无裂纹,必要时采用超声波或射线探伤来检查焊缝内部质量。对壁厚进行测量,并根据检查结果提出处理意见。修理后必须进行复验。
(3)全面检验与耐压试验
全面检验除了上述的检验项目外,还需进行耐压试验(通常为水压试验)。对主要焊缝进行无损探伤抽查或全部焊缝检查。对于某些特定条件的容器,如未发现缺陷且取得一定的使用经验后,可适当延长其全面检验周期。
四、维护保养要点
压力容器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循规定的工艺参数,不得超范围使用。应经常检查容器外观,确保其无鼓包、不变形、漏、无裂纹迹象。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要确保管件、紧固件、密封件等无损坏或泄漏现象。压力容器应定期经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安全附件如压力表、安全阀等应齐全并正确安装,定期进行检查和校验,确保其动作灵敏可靠。定期进行蒸汽、空气安全手提排气卸压试验,以防安全部件生锈、粘连或堵塞等。
操作与检修压力容器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五、安全操作规范
压力容器的安装、使用、检修、检测及鉴定都必须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规定。为确保容器的安全运行,需从使用条件、环境条件和维修条件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操作人员必须持证操作,管理人员需熟悉容器的结构、类别、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掌握处理一般的方法,并认真填写压力容器使用记录。
操作压力容器时需平稳,起始加压时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压力突然上升。加热或冷却都应缓慢进行,尽量避免操作中压力的频繁和大幅波动,以及运行中容器温度的突然变化。严禁带压拆卸压紧栓。一旦压力容器的运行参数超过许用值且采取措施仍无法有效控制,应立即停止运行。
在容器运行期间,应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操作中或设备上出现的不正常状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或消除。检查内容应包括工艺条件、设备状况及安全装置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