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零售业务而言,精算复购率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管理会员,实现精准营销和推广。虽然“复购率”这一概念广为人知,但在实际操作中,其算法却多种多样,时而令人感到困惑。
假设某公司对复购的定义为:顾客在过去的三个月内购买过商品,并且在这之后又有再次购买的记录。若以2024年1月份为分析的时间段,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先将上述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汇总。
根据详细的记录数据,我们还可以得出两个关键指标:
• 在过去三个月内购买过商品,且在当月继续有购买行为的顾客数量:11人
• 上述11位顾客在本月内的购买次数:24次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复购率算法,例如:
A算法:基于历史数据,目前仍有多少顾客在持续购买 - 复购率A = 11人 ÷ 18人 = 61.11%
B算法:基于历史数据,顾客的购买频率 - 复购率B = 24次 ÷ 86次 = 27.91%
C算法:基于当前数据,过去有多少顾客仍留存 - 复购率C = 11人 ÷ 13人 = 84.62%
D算法:基于当前数据,过去顾客在当前时间的购买频率 - 复购率D = 24次 ÷ 27次 = 88.89%
除了上述四种基本算法外,分子与分母的组合还有其他多种可能性。那么,哪一种算法最能准确反映“复购率”的定义呢?
就我个人观点而言,若要体现会员的忠诚度,以购买人数作为分子和分母的依据更为合适。我可能会优先考虑选择公式A或C。
无论选择哪种计算方式,最重要的是要使其与公司的业务管理相匹配。如果其他算法能更好地促进业务发展,那么我们当然应该选择它们。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许多公司都追求“提高复购率”,但实际上并非越高越好。如果复购率过高,意味着公司的业务过度依赖老客户,这可能表明新客户对公司的认可度不足,长此以往可能限制了公司的发展潜力及未来的业务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