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策略_smart五大原则

2025-01-1115:29:00创业资讯1

我们常常在努力的过程中发现,半途而废的背后,往往并非是任务本身的难度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而是因为成功似乎遥不可及。

在工作的道路上,你是否曾迷失于琐碎的任务中,忘记了抬头看看自己的前进方向?若想让工作更加高效,试试使用ART原则来设定你的工作目标吧。

目标管理这一理念,由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在其经典著作《管理实践》中首次提出。该书于1954年问世后,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Drucker强调,管理者应避免陷入“活动陷阱”,不能只专注于执行任务而忽略了真正的目标。企业应当采用一种全面的绩效系统,以实现高效运作。

实际上,“目标管理”是一种将被动的工作方式转变为积极的管理方式的策略。它不仅有助于员工更明确、更高效地工作,还为未来的绩效评估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使考核更为科学、规范,并确保了考核的公正性。

我们常为自己设定各种目标、立下各种“flag”,但并非每次都能实现。这往往是因为这些目标不够“ART”。

【ART目标法详解】

S代表具体性(Specific),即目标要清晰明确,不模糊。

M代表可衡量性(Measurable),指目标要能被量化,便于追踪和评估进度。

A代表可实现性(Attainable),意味着目标应具有挑战性但又是可实现的。

R代表相关性(Relevant),指目标之间应相互关联,与整体策略保持一致。

T代表时限性(Time-Based),即设定明确的时间范围或期限来达成目标。

【高手与普通人的区别】

高手与普通人的差异在于他们更注重ART原则。图示2和图示3分别展示了高手与普通人在生活和职场中的不同目标设定方式,你可以从中品味ART目标法的精髓。

【推荐阅读】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