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流转速度的度量
在财务管理中,流动率是一项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企业流动资金的运转速度,即资金从投入到产出的循环周期。
流动率的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周转次数来观察。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金完成循环的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周转次数 = 周转额 ÷ 流动资金的平均占用额
这一指标体现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较少的流动资金完成了较多的生产任务。当企业的流动资金平均余额减少,而完成的周转总额增加时,就意味着资金的周转速度加快,周转次数增多。流动率除了以周转次数表示外,还可以通过计算周转一次所需的天数来体现。
我们还有周转天数这一指标。周转天数是指流动资金完成一次循环所需的时间(即周转期)。其计算公式为:
周转天数 = 计划期的天数 ÷ 周转次数 = 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 计划期的天数 ÷ 周转额
在计算流动率时,流动资金的平均占用额可以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不同的结果。既可以按照定额流动资产来计算,得出定额流动率,也可以按照全部流动资产来计算,得出全部流动率。
在编制计划或进行实际计算时,可以使用计划数字或实际数字。使用计划数字计算出的被称为流动资金计划周转率,使用实际数字计算出的则被称为流动资金实际周转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全部流动资金通常没有计划定额,因此在计算计划周转率时,我们只关注定额流动率。
在计算定额或全部流动资金的实际周转率时,我们需要取年度(季度)内各月定额或全部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的平均数作为流动资金的平均占用额。而各月的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则是月初、月末流动资产余额的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