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持有成本计算公式_存货单价成本计算公式

2025-01-1200:02:01经营策略1

存货,即企业在日常运营中持有的、为出售而准备的产成品或商品,或是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这些存货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

存货的持有动机具有多样性:

用于自用的固定资产;

对于房地产企业,存货可能是为出售而准备的房产与土地;

还有的企业将存货用于准备经营出租,如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存货的常见类型包括:

原材料与工程物资的区分。虽然同为材料,但若用于建造固定资产等工程,则不符合存货的定义,不应视为企业存货。

周转材料通常属于企业存货,但在某些情况下,若其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则应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代修代制品及代销商品的特殊处理。这些产品虽不属于接收方的直接存货,但在财务管理中会涉及到相关费用和产成品的确认。

存货的认定条件必须满足定义及以下两个标准方可确认:

(一) 预期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

在实务中,主要通过判断与该项存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转移至企业来确定。

(二) 存货的成本必须能够可靠计量。

这要求必须有确凿、可靠的证据支持,并具备可验证性。

存货的初始计量涉及外购存货的成本问题:

在商品运输过程中因自然条件或技术设备等因素导致的自然或不可避免的损耗,应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对于采购过程中发生的物资毁损、短缺等情况,除合理损耗外,其他情形应作为存货的“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计入采购成本。

例如,若发现物资短缺或损毁需从供货单位或外部运输机构收回赔款,应冲减物资的采购成本。

如遇因意外灾害造成的损失或尚待查明原因的途中损耗,不应增加物资的采购成本,而应暂时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进行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再作相应处理。

关于商业企业存货成本计量:

当外购存货发生特定情况时,需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处理,并计算材料入账单价。

例如,某企业购入材料后发现数量短缺或损毁,需根据具体情况编制会计分录并计算实际单位成本。

通过以上例题,我们可以看到存货管理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正确处理存货的认定、计量及账务处理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存货作为企业日常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涉及多个方面。正确理解存货的持有动机、类型、认定条件及初始计量对于企业的财务健康与稳健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