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11”的落幕,“双12”接踵而至,购物狂潮再次掀起。众多女性朋友们又即将踏入购物车的世界,其中化妆品是必购之选。在此,让我们暂且放下购物欲望,一同追溯女性化妆品的历史渊源,为购物车里的宝贝寻找一份古老而美丽的解释。
化妆品的历史长河
战国时期的美容启蒙
早在战国时代,女性已开始使用化妆品。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所赞美的那位绝世,其妆容的精致可见一斑。
西汉的化妆品初探
考古学家在中原地带发现,西汉时期已经出现了以朱砂为原料制成的红色米粉化妆品。据汉末刘熙所著的《释名》记载,当时女性已经开始使用米粉染红作为双颊着色的化妆品。
魏晋时期的胭脂
约1500年前的北朝时期,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胭脂的制备方法。胭脂从西域传入,由红蓝花制成红色妆粉,其流行程度可见一斑。
唐宋的胭脂盛行
唐朝时期,人们开始能够从红花中提取高纯度的红花红素来制作胭脂。与此宋代的紫矿胭脂也备受推崇。紫矿实际上是紫胶虫的胶,是一种红色染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制成胭脂。
化妆品的分类与制备
明代《本草纲目》总结了四种主流胭脂,包括以红蓝花汁染胡粉、山燕脂花汁染粉等传统制备方法。还有如“高奢版”的胭脂,用朱砂、珍珠、金箔等珍贵材料制成。
(如今看来,那些奢侈化妆品或许含有有害的重金属成分,但它们代表了那个时代对美的极致追求。)
化妆手法与工具的演变
根据唐人宇文士及所著的《妆台记》,古代女性主要使用两种化妆手法。首先是使用铅粉和蛋清制成的作为粉底,然后用胭脂拍打上妆;另一种则是用胭脂水晕染双颊后罩上。
化妆工具如“香绵粉扑”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西汉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文物中就有类似粉扑的用具,其使用历史可谓悠久。
美丽不变的追求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女性对美丽的追求从未停歇。从汉朝的胭脂到现代的化妆品,不仅制作工艺不断完善,化妆工具和手法也日益多样。女性对红妆的喜爱既是天性使然,也源于古老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