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的三个原则_产品结构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2025-01-1112:56:10经营策略0

一、何为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的内涵?

随着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家电产品的设计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功能实现,而是涵盖了产品的体积、重量、可靠性以及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性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产品结构设计的综合技术领域。

未来产品将更加注重光学、热学、安全、机械设计与工艺设计的科学化。先进的专业软件算法已应用于或即将应用于配光设计技术、温度模拟分布和热流模型的建立等方面,尤其是产品系统化设计的理论和技巧。

这种技术的进步让传统的纯机械技术和工艺失去原有的重要地位,同时引领着现有结构设计方法的变革。

当前,家电产品的结构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整机组装结构设计。

2. 热学设计。

3. 电磁兼容性设计。

4. 结构静力与动态参数设计。

5. 蚀措施。

6. 连接方式设计。

7. 可靠性测试(或设计)。

总体而言,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的范畴广泛,涉及力学、机械学、材料学、热学、电学、化学、光学、美学以及环境学等多个领域。在上述过程中,还需考虑各种不同加工方式的工艺性设计,如压铸件、钣金件以及塑胶件的工艺性设计等。

二、家电产品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 家电产品壳体厚度问题:

家电产品的壁厚取决于其承受的外力、体积大小、功能需求以及材料特性。例如,对于热塑性塑料,其壁厚一般以不超过4mm为佳。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产品壁厚以节约材料和成本。具体而言:

A类:小型塑件(如MP3、MP4等),壁厚一般在1.2mm至2.0mm之间。

B类:中等大小塑件(如座式电话机),壁厚一般在1.8mm至2.5mm之间。

C类:大型塑件(如电饭煲等),壁厚一般在2.5mm至3.0mm之间。

D类:有特殊壁厚要求的塑件(如音箱),其壁厚可能介于3.0mm至4.0mm之间。

产品壁厚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和成本。过薄可能导致制品强度和刚度不足,易变形和破裂;而过厚则可能增加材料成本、延长生产周期并导致产品表面出现不良现象。在设计壁厚时需综合考虑产品体积、材质和使用场合等因素。

2. 设计需参考客户意见及使用情况:

若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需承受外力、气压或水压等作用力,则需进行相应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

对于小型装饰件,其壁厚通常在0.8至1.2之间。

建议避免使用大型塑胶装饰件,若有必要,可改用厚度在0.6至1.0之间的不锈钢件。

对于IML件,其壁厚要求在1.2以上,局部壁厚不小于0.8,凹陷的深度不超过0.3。

为确保产品质量和外观效果,应尽量保持塑件壁厚的均匀性。

3. 塑件转角位置的处理:

尖锐的转角可能导致部件缺陷和应力集中,电镀过程中也可能导致不必要的物料积聚。

采用圆角过渡可以降低应力集中的风险,使塑料流动更加顺畅,同时有助于成品脱模。

理想的圆角厚度为壁厚的0.2至0.6倍,最佳值为壁厚的一半。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