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的定义
1. 具体劳动: 是指为了创造特定使用价值而进行的劳动形式,也可称作“有用劳动”。
2. 抽象劳动: 指不考虑任何特定形式的劳动,代表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它涉及到了普遍的人类努力和工作的概念。
具体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则塑造了商品的价值实体。这一特点展示了劳动的二重性,也意味着商品由两个因素构成。
3.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主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代表了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更多地体现了商品生产者间的社会关系,展示了劳动的社会属性。
二、商品价值的衡量
⭐对于商品的价值,它并不是由个别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来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指的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以社会的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为标准,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的劳动时间。
2. 商品的价值量与其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呈正比关系,而与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这意味着,花费更多时间和更高生产率会影响商品的价值。
3.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包括:
劳动者的技能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程度(如分工明确可以提高效率)、生产资料的规模及其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这些因素均对劳动生产率产生正面影响。
4. 商品的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进行计量的。复杂劳动相当于自乘的或多倍的简单劳动。简单劳动指的是不需要专业训练即可进行的劳动。而复杂劳动则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地转化为简单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