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成本计价法的公式是什么_成本会计方法与实

2025-01-1122:11:25营销方案0

移动加权平均法

此法为企业存货计价中的一种方法,系依据企业每次存货入库的数量及总成本,来计算新的平均单位成本,并以此为基础决定领用或发出的存货计价方式。简言之,它根据每次的收入单据自动加权平均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

具体操作如下:每次收入前的结存商品金额与数量,加上本次收入的商品金额与数量,计算出移动加权平均单价。此法有助于库存商品成本的均衡与准确计算。

举例:以首次发货为例,期初库存300件,价值2万。8日再入200件,价值2.2万。至10日发货时,共500件,总价值4.2万。加权平均单价即为总价值除以总数量,即84元每件。

全月平均法

全月平均法是以本月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月全部进货数量作为权数,计算本月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此法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的产成品、半成品的成本核算及原材料的成本核算。其计算公式为:加权单价=(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此法计算得出的销货成本较为稳定,不易被人为操纵,因此被广泛采用。但缺点是核算的及时性稍显不足,与现行成本相比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先进先出法

此法以存货的先后顺序为基础进行计价,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该方法使期末结存存货的成本接近现行市场价值。在物价上涨时,采用此导致较低的销货成本及较多的盈利。

但需注意,我国已不允许使用后进先出法进行后续计量。

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对发出的存货逐一认定其单位成本和发出成本的方法。适用于价值较大、数量不多的存货。此法计算结果较为合理、准确,但操作较为繁琐。

计划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是企业按预先制定的计划成本对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它另设“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来登记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此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

采用计划成本法,企业需先制定计划价格,再按此价格发出材料,并分摊材料成本差异。

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和前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来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此计算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此法适用于经营品种多、月度计算成本确有困难的企业。虽然计算结果可能不够精确,但在一定条件下仍为简化成本计算的有效方法。

采用毛利率法时,一般在季初两个月使用,季末则需采用其他成本计算方法如“加权平均法”进行计算和调整。

零售价法

零售价法主要用于零售商企业,根据存货成本与零售价格的比率来估计存货成本。此法在零售商为主的企业中广泛应用,如沃尔玛、中百仓储等企业。它提供了在定期盘存制下准备月度和季度报表所需的数据。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各有其适用范围和优缺点。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