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美食的回忆
小时候的锅巴饭,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那是我最钟爱的食物。咬一口,嘎蹦脆响,满口香浓,越嚼越有味道,越吃越让人难以割舍。那种深深的满足感,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在扬州的里下河地区,我们的饮食习惯独具特色。早晚以粥和干面饼、大糕为主,而午餐则以米饭为主。在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土灶台,生铁锅一字排开,烹饪出的食物喷香扑鼻,特别是那金的锅巴,令人垂涎欲滴。
我们老家的锅巴饭种类繁多。我了解并尝试过的就有菜饭锅巴、南瓜锅巴饭、大米饭锅巴和糯米饭锅巴等。每一种锅巴都有其独特的味道,有的香浓,有的软糯,有的酥脆,总让人欲罢不能。
俗话说得好,“牙口好,味道就好”。吃锅巴需要一副好牙口。记得我母亲年过七十还能享受锅巴的香甜,让邻居们赞叹不已。而那些牙齿有所缺损的老人,看着别人享受锅巴的滋味,只有羡慕的份了。
烧制锅巴饭可是一门技术活。煮饭时对水量的控制要恰到好处。如果想要理想中的锅巴,煮至将熟时需要添加大火,让饭香四溢。
对于孩子来说,当米饭快要拨完时,总会忍不住用锅铲顺着铁锅边缘轻轻一铲,于是就出现了一大块香气扑鼻、色泽金黄的锅巴。如果在上面浇上肉汤或者用肉坨子汤浸泡一下,那这锅巴吃起来酥脆鲜美无比。
每当春节到来时,除夕夜的饭煮得特别讲究。特别是在旧时过年的习俗中,锅巴的制作更显得尤为特别。这些特殊的锅巴通常由母亲亲自下厨烧制。她会在煮好一大锅米饭之后,小心翼翼地铲去锅巴上的米饭残留物,再用小火烘烤片刻。当整个锅巴与锅完全分离时,便用铲子轻轻挑起整个圆形的锅巴。
在我们里下河地区的人们称之为“元宝锅巴”。将其装入竹篮中放在客厅的条几上作为供品来祭祀。有的家庭为了增添喜庆气氛还会在锅巴上插上松枝并贴上红纸。等到过年结束后这些锅巴仍然是一种美食佳肴可以用来煮着吃或炒着吃。
小时候在农村吃剩下的锅巴被晒干装在塑料袋中保存下来就可以做出多种美食。无论选择油炸还是油煮甚至可以泡制成锅巴茶它都是消暑解渴的好帮手。每当我回到家乡总爱品尝亲人们用土灶煮出的那一份香喷喷的锅巴饭那份满足感让我倍感亲切。
如今尽管大小饭店都有锅巴饭这道菜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儿时土灶烧出的那种纯正的香味了。遗憾的是母亲的锅巴饭再也尝不到了它们已被时光所掩埋而今只能在记忆中重温那段岁月留给我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