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认知上都会面临局限,这源于我们未能全面掌握新知识、未能清晰理解知识间的联系,或是未能合理排序各种知识的重要性。甚至,我们的思维体系可能存在系统性的偏差,时而偏向一端,时而偏离中道,亦或是过于保守或过于激进。即便尝试纠正,错误仍难以完全避免。
那么,如何突破这些认知上的局限呢?持续学习无疑是重中之重。新知识、新信息的持续输入是认知变革的先决条件。而学习并非只能在学校中进行,事实上,最经济、高效且可持续的学习方式是阅读。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顶尖教师的思想,效率大为提高。学会阅读,特别是选择优秀作品进行深读,是突破认知局限的首要方法。
除了阅读,旅游和访谈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旅游带来空间上的变化,让我们在不同环境、不同文化、不同技术中感受新鲜事物。这种感性的冲击与熟悉的社会、文化和技术进行比较时,会产生认知上的突破和冲击。而与行业翘楚的访谈则带来理性的碰撞,其互动式的过程能带来深刻的见解和问题的更好解答。
为了突破认知局限,我们需要主动让自己不舒服。每个人都有固有的思维模式,但长期形成的舒适区往往带有系统性偏差。为了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和世界,我们需要跳出这个舒适区。这意味着,即使面对与我们观点相左的信息和想法,我们也要勇于接受和思考。互联网社交媒体的算法推荐会加固我们的认知偏差,因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抵抗这种倾向。
在领导岗位上的人尤其需要注意,不要让下属了解你的喜好从而扭曲信息。为了看清事情的真相,我们需要寻找那些直谏的忠臣而非马屁精。为了减少利益对认知的影响,我们需要在思考问题时让认知和利益松绑。大利益和长远的利益往往更重要,清晰的认知是看清这些利益的前提。
常做思维的实验和从头脑风暴中获得认知的突破也是关键。人脑是个奇妙的器官,可以进行无限的想象和实验。在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里进行最疯狂的头脑实验,即使失败也不会有负面影响,但成功可能带来巨大的认知突破。创新往往源于对已有数据的重新解读和认知的,然后通过行动产生新的数据来验证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