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众多企业、医院、酒店等单位或团体纷纷选择将食堂的管理权交给专业的餐饮公司。由于对食堂承包合作的模式不够了解,有时会选择到不适合自己食堂的承包方式。那么,最常用的三种承包模式是什么呢?
模式一:食堂整体外包
食堂整体承包(又称完全承包)是将食堂的经营权通过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转让给外部单位。在这个模式下,公司不参与日常的运营管理,而是由承包方自主经营和管理。承包方通过饮食销售赚取利润。
公司方负责对进菜、配菜、营养搭配、服务水平及卫生状况等进行监督,并有权要求承包方及时整改。发包方需提供现有场地(包括操作间、仓库等)和住宿,并自行制定职工的伙食标准。
此模式的优点在于公司管理便利,结算简单,且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最少。
模式二:有限承包
有限承包也被称为半承包或劳务托管。在这种模式下,食堂的劳务和管理由承包方负责输出,费用采用定额包干的形式。餐品的原料仍由公司专人负责采购,而设备保养及水电费则由公司承担。为了确保食堂的正常运营,需要设立堂管理机构。
发包方需提供场地、住宿、厨房设备、设施、餐具、厨具、水电和燃料等。承包方则负责提供人工、清洁费、损耗、维修、工伤保险、福利和劳动保护用品等费用。
有限承包的优点在于结算相对简单,有利于食堂财务管理和饮食质量的保障。
模式三:餐饮公司托管
餐饮公司托管是将食堂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具有一定资质的餐饮公司。托管单位负责食堂的劳务和管理,其费用也是定额包干。
餐品的制作和原材料采购由托管单位负责,支出的费用将按照标准和数量定期划拨,并接受定期的和审核。
餐饮公司托管的优点在于其经营服务水准较为专业,花色品种多样,且承担的风险系数小,有利于成本控制。这种模式的结算也较为便利,可以减少很多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