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通俗讲解_什么是互联网+,举例说明

2025-01-1207:19:33经营策略0

自十多年前起,工业互联网的理念就被引进了全球的视线,各国也普遍意识到了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相融合的紧要性与潜力。当前,从国际范围来看,工业互联网正处于产业格局待定的关键时期,其规模化扩张的窗口期已然开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态势尤为喜人,无论是在市场规模、平台数量,还是应用场景与产业生态上,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步入了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

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已深入融合至各个经济大类及工业领域,形成有影响力的大平台超340个,连接工业设备数量庞大。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35万。这些数字不仅是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果的见证,更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新动能。

工业互联网虽不如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声势浩大,但作为“智造”的核心支撑,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在各行业的生产制造中,工业互联网早已悄然渗透,与火热的5G、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

当前,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发展的新阶段,成为驱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力量。主要发达正抢抓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机遇,围绕核心标准、技术、平台加速布局工业互联网,构建数字驱动的工业新生态。我国紧随其后,不断完善相关体系,深入实施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重要成果。

近四年间,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指数从100提升至235,年均增长率达到惊人的33%。在基础能力、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应用推广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均实现大幅增长。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呈现出加速迭代演进的趋势,正步入全面推进的快速增长期。

信通院发布的报告指出,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进入全面推进的快速增长期,下一阶段将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这意味着我们要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其协同发展。从提供的数据来看,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成果,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和平台数量上,更体现在应用场景、技术融合、产业生态等多个方面。

在应用场景方面,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行业,而是渗透到更多领域如交通、能源、消费品等。形成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等多种应用模式,这无疑变革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与企业形态。

在技术融合层面,工业互联网平台与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不断加深。尤其以“5G+工业互联网”为例,其在各行业领域的规模应用已超过1.5万个项目,实现了对41个工业大类的全覆盖。这有力地带动了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围绕更好的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打造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问题上。业内专家建议要加速关键技术突破、夯实数实融合新底座、拓展融合应用新空间等。同时也提出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在全国范围统筹协同发展工业互联网。

展望未来,技术融合将更加深化,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将持续升级。场景应用将走深向实,由广泛覆盖向深度挖掘转变。产业链合作将加强,生产创新能力将不断提速。并且在全球环保意识增强的背景下,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也将向绿色低碳转型,推进能源绿色化进程。

总体而言,我国工业互联网在支持及产业链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未来的发展将着重于高质量的规模化应用。这一进程不仅关联到产业发展进行,也关乎社会经济效益,是社会责任的承诺与实践。让我们共同期待并积极探索这一时代带来的广阔前景与无限潜力。

结语

在这崭新的发展阶段中,我们见证了工业互联网如何为各行各业带来深刻的变革与创新。我们预见到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未来正在展开。一个能够极大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价值与福祉的未来正在到来。

让我们携手共进,积极探索这一时代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