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乃古典建筑、家具与各类器械所惯常采用的独特结构。此种结构特色在于两构件之间采取凹凸相接的方式。凸出的部分被称为榫头,而凹进的部分则称为卯眼。榫为阳刚之雄,卯为阴柔之母,二者共同构成了被统称为榫卯结构的连接方式。
自古以来,即为世界首屈一指的人造建材使用国。陶泥烧制的筒瓦,在屋顶上得以应用,体现了“阴阳互补”的构件设计理念。
根据传统理论,东方属木而西方属金,且分别与阴阳相联系。以草木建造的宅邸被视为阳宅,而以土石构建的则被视为阴宅。地域辽阔,木材作为建筑主要材料,其取材便利、加工简单且经久耐用。唐代建筑历经千年仍完好无损,得益于榫卯结构的连接方式,其修缮与维护也显得尤为经济实惠。
在木结构材料中,大小头的区分颇为讲究。树根则为大头,树梢纤细则为小头。据《营造法式》所述,木材的竖向使用,如柱、框和椽等,均应大头朝下。而横向木材的使用则遵循“有中朝中,无中朝东”的原则。在古建筑檩子接头的处理上,榫头与卯眼的方向与位置更是有着严格的朝向规定。
古建筑中的梁枋、檩桁及斗栱等构件,其卯口的方向有着明确的规范。南北走向的部件卯口向下开,而东西走向的部件卯口则向上开。古人依据乾坤阴阳之理,视南北为之公,东西为下位之母。
传统古建筑中常用斗栱以延长檐出长度并减轻大梁的剪切力。斗栱作为榫卯结构的多层叠加,其榫卯搭接之复杂堪称木结构中之最。
现今人们多居于现代建筑之中,或许已少有关注榫卯及其阴阳之说。但在修缮与维护传统古建筑之时,这些内在的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传统建筑之设计,均经过精密的计算与推演。如南北朝时期之数学与天文学家祖冲之,早已在一千五百多年前进行过圆周率的计算。传统建筑结构之力学计算亦十分严谨,绝非随意为之。
由于历史记载多用传统珠算演算而来,并未留下具体的计算公式。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古代建筑大师“样式雷”的设计方法及原理。
韩昌凯
2022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