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核心使命是什么呢?
就是要为股东创造价值,使股东的投资得到尽可能高的回报。
在欧洲,虽然存在兼顾利益相关者的说法,包括债权人、员工、客户等,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价值观念中“股东至上”根深蒂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心,通常被视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换句话说,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就是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即增加股东的财富,使股东的投资回报率达到最高。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企业是否为股东赚取了利润呢?这并非易事,因为存在多种衡量标准。
业界常采用的一个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ROE)。
计算ROE的方法很简单,只需将净利润除以净资产。举例来说,若有两个下属部门前一年各自赚取了1000万。如果只看绝对的利润,两者表现相当。但若考虑到他们所使用的资源差异,比如一个部门使用了2亿的资产,而另一个仅使用了1000万,那么从ROE的角度看,前者的表现仅为5%,而后者的表现则是惊人的100%。
ROE是股东最为关注的业绩指标。据说,投资大师巴菲特更倾向于对ROE超过15%的公司产生兴趣。
在数学中,公式变换能够帮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事物。通过这种变换,我们能够发现管理学与财务学的联系。这种公式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将ROE这个抽象的财务概念分解为三个具体指标:产品盈利能力(营业净利率)、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杠杆。
这三个指标的乘积即为净资产收益率(ROE)。每个指标都代表了一个直观的财务数据,使得我们能够更清晰地了解问题的所在。这种做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找出企业的业务问题究竟出在利润、销量还是财务杠杆上。
营业净利率的高低反映了产品的利润水平。资产周转率的高则表明销售量大、资产周转迅速、闲置资产少。这也解释了为何某些项目即使亏损也要进行,因为快能保证现金流的正常运转。
如果净资产回报率低,可能是销售利润率低、资产周转率低或者两者都低。销售利润率低可能是由于产品定价不合理或成本过高等因素造成。而要提高资产周转率,则需从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改进。
财务杠杆是一把双刃剑,使用时需谨慎。上述的拆解过程所形成的公式即著名的杜邦公式。
杜邦公司的底层逻辑分析如下:按照杜邦分解的逻辑,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净资产收益率。而净资产收益率的水平主要受销售利润率和资本周转率的影响。
那么,如何提高销售利润率呢?关键在于增加收入和降低费用。正如稻盛和夫所说,经营的原则就是将销售额最大化、将开支最小化。一个重要的概念——毛利就凸显出来了。
毛利是商业会计中销售收入扣除主营业务的直接成本后的余额。它并非企业的最终利润,因为还有销售过程、研发过程、经营过程中的其他费用需要扣除。无论是毛利的增加还是减少,管理者都应分析其原因。
毛利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行业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对于这种增长,我们需要进行区分。如果收入和毛利增加主要是基于行业总体规模的扩大,那么这种增长就需要我们格外关注。因为这可能意味着我们的业绩增长并非源于自身的竞争力提升,而是外部环境的改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关注市场份额和市场占有率。要了解与竞争对手相比,我们是否变得更具有竞争力还是出现了退步,并关注能够反映这些情况的其他指标。
收入和费用并不总是同步变化。如果企业希望与众不同、出类拔萃,就必须懂得如何控制成本的变化。努力实现销售额增长的使费用保持低增长或零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