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格用途
该表格主要用于记录并展示公司在特定会计期间股东权益的变动情况。
二、编制主体及范围
表格由分(子)公司按照母公司及合并口径进行编制,旨在提供详尽的财务信息。
三、项目编制说明
“年初数”栏内各项数据,需根据上一年度末的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中的“期末数”进行填写。若本年度股东权益变动表的各项名称与内容与上一年度存在差异,需按照本年度的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要求,对上年末的股东权益变动表的项目名称和数据进行调整。
若因会计变更导致合并范围发生变动,应按照本年度的合并范围调整后填写上年数据。
“会计变更”一项,需根据会计变更对年初所有者项目的追溯调整数进行填写。
“前期差错更正”则需根据前期差错更正对年初所有者项目的追溯重述调整数进行填写。
“结构调整(经总部批复调整)”反映的是经总部批准后,进行资产划转调整的年初数据。
“本年净利润”直接取自合并利润表中的“净利润”。
“综合收益”则包括企业当年的综合收益总额,如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净额等,根据“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进行填写。
“所有者投入资本”要按照本期所有者的投入、购回库存股、股份支付等进行分别列示,并根据“实收资本”、“库存股”、“资本公积”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填写。
“本年利润分配”则需根据“利润分配”相关明细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填写。
关于“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需详细列出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及盈余公积弥补亏损等情况,并依据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股本、利润分配等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填写,若为内部结转减少,则以“-”号表示。
“其他特殊权益”主要反映企业因财政性拨款、收购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发行可转债等特殊事项所引起的权益变动。
“专项储备”需要按照专项储备的发生额,分别列出计提和支出的发生额。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填列方法,详见资产负债表中相应的项目。
“其他综合收益结转留存收益”是指企业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入留存收益的金额。该部分信息应根据“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相关明细科目的发生额进行分析填写。
四、表格间的关系
股东权益各项目的期末(年初)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与本表的相应项目保持一致。
本表的“股东权益合计”项目的期末(年初)余额应与资产负债表的“股东权益合计”项目的期末(年初)余额相等。
“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末(年初)余额应与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末(年初)余额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