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杰,身为资深软件工程师,虽处三十有余,但他的生活似乎比许多同龄人更为单调。
他的日常仿佛被固定在两点一线的轨迹中,家与公司之间,加班与独处成为他的日常旋律。同事们戏称他为“人间蒸发型选手”,因为他下班后的身影难以捕捉,聚会也难以留下他的身影。
周末时光,他更偏爱家中的安静,或是游戏世界中的冒险,或是沉醉于剧集的情节,又或是与智能音箱为伴。
近来他感到了深深的焦虑与不安。连续的疲惫感与每况愈下的睡眠质量让他深感忧虑。于是,他决定打破这一常态。与友人的爬山之约,是他开始尝试改变的第一步。
爬山当日清晨,他虽带着黑眼圈,但整理好行装,驾车前往山脚。但刚抵达山脚,他便感到头昏脑胀,胸口沉闷,双腿乏力。
尽管如此,他仍努力与朋友们打招呼。身体的疲惫让他最终无法继续前行,只能选择在车中休息。
归家后,他的状况并未好转,反而出现了心慌、全身乏力的症状。家人见状不对,立刻将他送往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告知他并未患上严重的器质性疾病。
但长期的失眠、焦虑和社交隔绝已对他的身心健康敲响了警钟。医生直言不讳地告诉他,若继续这样的生活方式,不仅免疫力会下降,甚至可能增加患上的风险。
这个结果令李文杰深感。他一直认为独处是一种最舒适的生活方式,可以避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外界的纷扰。他未曾想到,他自以为安逸的独处习惯,竟成为影响健康的隐患。
医生解释道,虽然独处能给人短暂的放松,但长期的社交隔离对身心健康却有着深远的负面影响。相反,适度的社交活动不仅能缓解压力,还能提升大脑活力,甚至有助于延缓衰老和预防认知能力退化。
研究表明,人类是社会性动物,适度的社交活动对于维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科学家们发现,某些特定的社交行为可以显著降低老年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延长寿命。
具体来说,与人互动就像是一种“脑力运动”,能够激活大脑中与记忆、情绪和逻辑思维相关的区域,帮助大脑保持灵活和功能性强。
对于长期宅在家中、缺乏社交的人来说,这些大脑区域会逐渐退化,增加患上认知障碍的风险。医生以社会网络效应为例,解释了社交与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
研究发现,经常参与社交活动的人患症的概率比社交孤立的人低30%以上。他们不仅患病概率低,平均寿命也更长、健康状况更佳。
医生特别提到了三种有效的社交方式:深度的情感连接、参与有趣的集体活动和知识性的互动。这些方式不仅能带来心理上的慰藉和安全感,还能有效延缓认知退化。
李文杰听后深感认同。他开始明白自己精神萎靡的原因——生活太过单调、缺乏新鲜体验。于是他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他开始尝试加入健身房、定期与同事参加运动活动、并重新联系了一些老朋友。他发现与人互动后心情更加愉悦、晚上也更容易入睡。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社交对健康如此有益,为什么还是有人选择长时间独处呢?这或许涉及到个人选择和价值观的问题。但无论如何选择都应该关注并照顾好个人身心健康。
那么各位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1] 杨文菲等. 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交活跃度在子女代际支持与抑郁症状间的中介效应分析[J]. 预防医学, 2024, 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