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济宁市兖州区牛楼小镇见证了“神仙豆腐皮”的独特魅力。郭磊夫妇的店铺在这繁忙的小镇上格外显眼,消费者排着队等待他们制作烤豆腐皮。原来店名不叫“神仙豆腐皮”,但因烤豆腐皮的热销与极高人气,大家纷纷赞叹“这是什么神仙豆腐皮”,这使郭磊夫妇最终选择了将店名更改为现名。如今的他们收入丰厚,较之打工的日子的确赚得更多。
在牛楼小镇的蓬展中,郭磊只是众多“成功者”之一。这个小镇的崛起,为当地村民铺就了共同富裕的道路。日,全省重点项目和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走进这片充满活力的区域——“美丽泗河·牛楼印象”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牛楼小镇以其独特的“五小”(小街、小巷、小铺、小院、小溪)理念打造而成,成为了该片区文促旅、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这里不收租金、不收门票、不收停车费,却吸引了高达年客流量100万人的光顾。
作为地道的牛楼村村民,郭磊在牛楼小镇建设之前便已在外奔波打工,从事过电气焊、餐饮等多个行业。当小镇建成后,他成为首批入驻的商户之一。他说:“我看到了小镇的发展潜力,特别是泗河观光带及一系列改造后,这里已然成为旅游热点,这是我选择回家创业的关键因素。”
郭磊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牛楼小镇成功之道的缩影。该小镇的发展模式是村企共建、抱团发展的典型代表。该片区成立了多家公司,统筹推进片区规划建设、餐饮住宿、培训及农作物种植等业务。
胜日寻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振江表示,小镇的地理位置优越,加上有效的经营策略,使得小镇持续繁荣。他提到:“小镇位于兖州城南三公里,是多个城市的中心地带。我们坚持免费,吸引了大量游客。在‘五一’期间,我们接待了14万游客。春节期间,人流量更是巨大。”
这片曾经破旧的厂区如今已焕然一新,牛楼小镇的建设成功唤醒了“沉睡的土地”。回首小镇的建设历程,郭振江表示,他们的初衷是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和创业,增加收入。为此,他们学习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最终决定建设一个特色小镇。
经过近两年的运营,牛楼小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商铺数量达到141家,其中60%为村民创业的店铺。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知名企业纷纷落户于此,带动了片区的发展。这种“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领了3000多户群众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不收任何费用的情况下,创业村民只需较小的投资即可开店。许多小商贩于此,面向普通消费者,使游客消费无压力。郭振江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将游客变成回头客。在这种模式下,小镇的人流量很大,小生意也能赚到大钱。”
如今,牛楼村正借助直播等新兴平台推动农产品销售。数据显示,今年牛楼小镇的营业额达到了68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860万元,直接带动了村民在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22万元,同比增长10%。
展望未来,该片区将继续努力成为村企共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典范。二期项目正在筹划中,郭振江期望能够延续这样的成功模式,为乡村振兴绘就更加美好的蓝图。
总之, 牛楼小镇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成功的经营模式,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个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