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营销策略的反思与革新
在小米的营销工作中,雷军深刻反思了其策略的不足。一个显著的错误便是过度注重线上而忽视了线下市场。如今,随着问题的明确,关键转向了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小米在追求市场扩张的过程中,既取得了显著成就,又不免陷入了一些理想化的误区。
雷军所采取的方法,与他在担任金山总经理时期相似——亲自参与前线的销售活动。他直接走进销售一线,观察经销商如何售卖手机,从而获取一手信息,进一步理解线下销售的各个环节和关键要素。
经过深入研究,雷军发现线下的销售问题远比预想的要严重。小米在市场上的存在几乎完全依赖于线上,而忽视了线下的广阔市场。在销售渠道中,如果小米不积极介入,那么其他品牌就会抢占先机。甚至有些经销商在与客户面对面交流时,会刻意贬低小米手机,推荐其他品牌的产品,认为后者更为划算。
那么,线下经销商与线上销售手机有何不同呢?核心在于利润模式和沟通方式。在线下实体店中,商家更关注的是能否通过销售获得更高的利润。雷军在调查时发现,由于小米的在线定价策略接近成本,导致经销商的销售利润非常有限,大约只有5%左右,这与市场上其他品牌的平均20%利润率相比相差甚远。
由于利润较低,经销商和店员对推广小米手机的积极性自然不高。当顾客询问是否有小米手机时,他们往往会回答没有,或者推荐其他高利润的产品。甚至有些地方的经销商会在小米手机上安装多款app后再出售给顾客,导致部分老用户误以为自己购买的是广告手机。
由于单台小米手机的销售利润较低,小米团队在与主要手机经销商的沟通中屡屡受挫。他们发现,很少有经销商愿意接受小米仅有的5%销售利润,因为这远低于他们习惯的20%的利润空间。传统渠道对于小米来说几乎难以打开局面。于是,小米开始尝试从那些长期合作、认同其价值的服务提供商入手,寻求突破口。
在全面推广之前,小米选择了河北邢台和邯郸作为试点城市,测试其授权模式的可行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这种模式被证明是有效的。于是,小米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复制“小米之家”的授权模式。到2017年,全国范围内已经开设了337家门店,初步构建起了线下经销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