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人设是什么意思_明星卖人设是什么意思

2025-01-1422:35:10创业资讯0

近期,翟天临形象崩塌事件在公众视野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并非娱乐圈首次出现形象崩塌现象,也绝非最后一次。回顾不久前的2018年,我们看到了许多曾经塑造美好形象的角色陆续崩溃。诸如陈翔、胡一天、李小璐、许凯、黄景瑜等知名明星都在他们自己的表演舞台上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跌落。

在娱乐圈中,“形象设定”或者称为“人设”,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个词源于动漫圈,是对角色外表、服装、表情等细节进行创作的描述。随着这个词逐渐在社交领域广泛传播,其重要性在娱乐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娱乐圈,形象设定就是明星的商业包装。这个行业本质上是一种商品和消费的关系,明星是商品,而粉丝则是消费者。商品会展现出各种特性,比如优雅、低调或内敛,但也可能是懒散、虚伪、龌龊或平庸。当消费者购买这个商品时,如果这个商品的形象设定无人满意,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包装和调整。

明星制度是这一现象的基石。这一制度诞生于20世纪初的好莱坞,卡尔·莱姆尔明确指出,“制造明星是电影工业的基础”。这种制度的核心是确保明星的持续存在和影响力,并从中挖掘更多价值。简而言之,它是一个以明星为中心的影视生产体系。

从商业角度看,形象设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关键在于真实性。当明星的形象设定与其真实性格相符时,这种设定只是对其性格的一种突出。遗憾的是,更多的情况是明星的形象设定完全是虚构的,与他们的性格、特质或经历无关。这种情况导致了两个主要结果:

一方面,虚假形象的泛滥导致翟天临式的“学霸人设”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虽然有些小过失如靳东错话、马思纯引错语录等可能被观众一笑置之,但翟天临涉及的是公共议题如学术公平等,其后果更为严重。

由于流行趋势的推动,明星们纷纷模仿热门的人设标签。例如,“老人设”流行时,许多中年男明星都以此为标签,展现出严谨、认真、正直的形象。然而这也导致了人设的同质化问题。大量的明星追求相同的标签和形象,使得整个演艺圈变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在演艺圈中,艺人可以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备文化和审美属性的真正演员和艺术家;另一类则是依赖粉丝基础和商业价值的明星。对于前者而言,他们的演技和作品是观众关注的焦点;而对于后者而言,他们的商业价值几乎完全取决于粉丝的数量和热情。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迎合粉丝的期望和需求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明星形象设定的泛滥与文化工业时代的到来密切相关。在这个时代里,文化艺术成为了一种快餐式的消费品,而文化生产也逐渐沦为文化工业的一部分。在这个背景下,披着形象外衣的明星往往只是数据而非真实的个体。他们缺乏深度和个性,无法为作品带来真正的灵光和独特性。

  • 版权说明:
  •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950527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