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大数据和快速决策的时代,汽车的购买不再是一句轻率的事情。很多人在购买前都做足了准备,但难免有些许疏忽的角落。
记得去年一位朋友满心欢喜地购买了一款心仪已久的汽车,却未料到一个月后发现是库存车。车况不如预期的完美,价格也让他有些许的失落感。“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这句话在此时显得尤为贴切。
作为一个有着多年驾驶经验的老司机,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技巧,帮助大家在购车时如何轻松辨别库存车,从而避免走弯路,买到心仪的好车。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库存车。简单来说,一辆车从生产线下来到被售出的时间如果超过了三个月,便可以视作库存车。那么如何得知车辆的具体生产日期呢?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查看车辆的合格证或者随车文件即可得知。
如果生产日期距离现在时间过长,比如已经超过半年甚至更久,那么就需要我们多加留意了。虽然并非所有库存车都是问题车,但长时间的停放确实可能对车辆的性能产生一定影响。为了确保能得到最佳的车辆状态,建议选择生产日期较为接近的车型。
提到库存车的线索,轮胎的情况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新出厂的车子,轮胎应当是崭新的,花纹清晰、表面无损。然而对于长期存放的库存车,由于轮胎橡胶的逐渐老化,可能会出现龟裂现象甚至颜色变化。轮胎的气压也是一个判断的依据。
漆面是判断车辆状态的另一重要因素。新车漆面应当光亮如新,无任何划痕或瑕疵。但库存车由于长时间在外,可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漆面失去光泽或出现氧化现象。在购车时一定要仔细检查车身各个部位。
除了上述的判断方法外,车辆的里程数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正常情况下新车的行驶里程非常短。在提车前务必要求销售人员提供详细的车辆信息报告,包括VIN码、发动机号以及累计行驶里程等关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