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许多人来言,当听到车辆为“营转非”时,第一反应往往是不可购买。他们认为这样的车辆公里数高、车况差,并且存在强制报废的年限。简而言之,购买这样的车辆就像引来一连串的麻烦。这些观点中既有正确的,也有过时的理解。
其中,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大概就是车辆的强制报废年限。过去,出租车确实存在8年的强制报废期限。这意味着,无论车况如何,只要车龄达到8年,无论是营运还是非营运状态,都必须面临强制报废的命运,无法再继续保险年审,更不能合法上路。
对于现今的网约车市场而言,情况已经有所不同。网约车在运营的年限限制为8年,但一旦转为非营运状态后,便不再有固定的报废年限。取而代之的是,当车辆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时需要进行报废。至于车辆公里数高、车况不佳的问题,这确实是网约车的常态。
对于电动汽车与燃油车而言,其差异在于动力电池的维护需求。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的维护需求,电动汽车的电池大部分情况下是免维护的。对于已经下线的网约电动汽车而言,它们大多在2-4年的使用期间内行驶了10-30万公里,电池的衰减通常在20%-30%左右。在短期内,这样的车况尚可满足使用需求。
长期使用中需注意电池衰减的问题会随着充放电次数的增加而加剧。在电池无厂家质保的情况下,换电可能会成为一笔不小的开销。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许多网约车车型提供了15万公里的电池质保服务。尽管如此,购买这类车辆时仍需考虑其潜在的成本。
尽管网约车存在上述的一些缺点,但它也拥有显著的优势——价格。在相同年份和车型的情况下,网约车通常比非营运的私家车便宜30%甚至更多。如果您的预算有限且需要一辆临时使用的车辆来跑活或自用过渡,那么在计划使用时间不长的前提下,下线新能源网约车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