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这个消费时代,新营销方式不断涌现。借助短视频平台,商家引流的新途径——探店视频,已然成为行业常态。探店达人们现场拍摄的不仅为商家带来了可观的营业额,自己也收获了丰厚的利润。于是,一场流量狂欢中,“低价团购+达人引流+商家接单”的变现模式渐渐浮出水面。
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乱象也开始出现。部分探店者以探店为名,实则却进行免费试吃甚至吃霸王餐,这种行为频繁发生。更有甚者,以要挟商家为手段,要求不收费或写差评以换取个人利益。
在很多人眼中,探店达人的职业似乎无比诱人——轻松探店、白吃白喝还能月入百万。但另一些人看来,这些所谓的“探店达人”更像是新型的“网络讨食者”,他们的行为举止有时显得,令人难以忍受。这背后,反映了某些“探店达人”的真实状态——他们利用粉丝影响力对商家施压,这种吃相确实显得不太雅观。
探店,原本是以真实生活经验为基础,分享美好消费体验为目的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民间互帮互助”的一种表现。但当探店变为专业、职业的行为,而不再是纯粹的个验分享时,其内在的客观中立性就会受到扭曲,从而导致意见污染与信息失真。
当探店变成一种商业行为,探店达人成为一种职业时,自然会衍生出“有偿探店”。若商家不给予经济回报,探店者可能会对店铺做出全面;而一旦商家付费,他们又可能夸大其词,过度吹嘘。如今许多所谓的探店达人更像是拙劣的表演者,夸张的表情、老套的台词、粗鄙的味觉审美以及不可信的评价,都让网友们逐渐产生审美疲劳。
无论是探店达人还是其他类型的“消费博主”,他们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好物推荐”,提高供需双方的匹配效率,提升公众的消费体验。若他们忽视了这一根本前提,只顾追求利益,“恰饭”“”,甚至成为增加商家经营成本的“网络乞丐”,那么他们最终将被市场淘汰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在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新消费时代,唯有坚持诚信与真实,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