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欣偷偷地使用父母的钱为该app的主播打赏,累计花费高达九万多元。对于这一情况,林太太认为该平台应负有一定的监管责任,并对主播可能存在的变相PUA行为表示质疑。从转账记录中可以看出,阿欣最初的打赏金额并不高,大多在1至10元之间,她声称这是选择主播时的“必要消费”。在与一位名为“鹿麋”的男主播建立联系后,她的打赏行为变得异常疯狂。
两人通过app相识后互加微信,尽管未曾见面,阿欣却毫不吝啬地给对方送出价值百元的礼物、订购外卖,甚至购买名牌潮鞋。直至卡中积蓄耗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阿欣花光所有钱后,“鹿麋”竟提出断绝联系,这时阿欣才。
尽管近年来未成年人高额打赏主播的案例屡见不鲜,但林家的这起事件仍令人。林家母亲认为,这款app不仅提供了娱乐消费服务,还让未成年的女儿产生了情感依赖。记者调查发现,这款由广州一家公司开发的app虽然标明年龄分级在17岁以上,但在实际注册登录过程中并不需要任何身份信息认证。
在平台大厅中,“虚拟男友”“虚拟女友”分类下的直播间均以两往为主题。想要与主播语音互动需充值消费。记者甚至在将个人主页信息设置为16岁的情况下仍能正常消费。7月23日,林先生一家亲自前往广州这款app的运营公司协商。最终,公司同意退还部分平台分成的约1.8万元,但剩余款项需与主播本人及其经纪公司追讨。